笔趣阁

新纳兰小说>我在古代搞建设by > 第65章 重建与升级(第1页)

第65章 重建与升级(第1页)

赵府的朱漆大门被沉重的铁链锁死,曾经煊赫的“赵府”牌匾歪斜地挂着,蒙上了厚厚的灰尘。门前的石狮子依旧张牙舞爪,却再也吓不住路人,只显得分外凄凉。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青石镇另一头的喧嚣——县衙库房门前,几辆蒙着厚厚油布的大车正缓缓驶出,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出沉闷而富有节奏的声响。车上装载的,是刚刚从赵家查封充公的第一批粮秣。灰扑扑的麻袋堆得小山一样高,空气中弥漫着新谷特有的、带着泥土气息的干燥芬芳。这香气,对于刚刚经历过焚粮之痛的沈家村人而言,无异于天籁。

沈微站在人群最前方,看着衙役将一袋袋沉甸甸的粮食搬下,整齐地码放在村口临时清理出来的空地上。阳光洒在鼓胀的麻袋上,勾勒出饱满的轮廓。这不是施舍,这是用血与火换来的、迟到的公道,是萧砚雷霆手段之下,从赵家虎口里生生夺回的救命粮!

“东家!东家!你看!全是好粮!粒粒饱满!”李大锤用那只没受伤的手,激动地拍打着一个麻袋,声音洪亮,带着劫后余生的狂喜。他手臂上缠着的布条换成了干净的,水泡开始结痂,精神头却比受伤前还要足。周围的村民脸上也一扫昨日的死灰,眼中重新燃起了光亮,虽然依旧带着疲惫和伤痛,但那是对未来的希望之光。他们自地排成队列,在沈微和几个识字的雇工安排下,有序地登记、领取属于自己的一份口粮。每一袋粮食被扛走,都伴随着一声压抑不住的、带着哽咽的感激。

“多亏了萧大人啊……”

“沈东家,也亏得你……”

“有了这些粮,这个冬天……总算能熬过去了……”

低语声、抽泣声、欣慰的叹息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股温热的暖流,驱散着废墟上空残留的寒意。

沈微没有过多言语,只是沉默地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切。她的目光掠过那些饱含感激和期盼的脸庞,掠过堆积如山的粮食,最终落在了远处那片依旧触目惊心的焦黑废墟上。那里,还埋着李福全那条永远无法复原的腿,埋着无数个日夜的辛劳,埋着她几乎被彻底摧毁的心血。

赵家的赔偿粮,是续命的血。但,仅仅续命,不够!

萧砚的铁腕碾碎了赵家的脊梁,夷三族的判决如同悬顶利剑,让所有与赵家有关联的人噤若寒蝉。青石镇的天,一夜之间换了颜色。那些曾经对沈微工坊暗中使绊子、或者觊觎她玻璃方子的宵小,此刻连大气都不敢喘。赵家这棵盘踞数十年的毒树轰然倒塌,其震慑力远想象。沈微知道,这是萧砚用绝对的力量为她扫清障碍,争取来的宝贵喘息之机。

这机会,她必须抓住,用百倍的力量!

她转身,没有留恋村口分粮的热闹,步履坚定地走向村中那间低矮的小屋。屋内陈设依旧简陋,唯一不同的是那张破旧的木桌上,摊开着一张用粗糙黄麻纸绘制的、墨迹未干的图样。

那是新的工坊。

不,是新的堡垒!

图纸上的线条远比之前那座被焚毁的仓库工整、复杂得多。整个布局被严格划分:原料堆放区、粗加工区、精制区、成品库、甚至还有一个独立的、远离主建筑群的——危险品(油脂、松节油等)隔离储藏间!每一片区域之间,都用粗重的双线标注,旁边用小字写着:“防火间距,五尺以上!”

工坊的墙壁不再是单纯的夯土或木板,图纸上清晰地标注着:“外墙:双层夯土夹碎砖石,厚二尺;内墙:泥灰抹面。”在关键的原料堆放区和成品库位置,旁边还画了一个小小的水缸标志,标注着:“每十步设大水缸一口,常满。”

最引人注目的,是环绕整个工坊区域边缘,用醒目的朱砂笔勾勒出的一道宽线,旁边写着:“防火隔离带,宽一丈,清除一切易燃物,定期翻土!”而在工坊的几个角落,还标注了几个小小的了望塔符号。

图纸旁边,还放着一小块半透明的、带着淡绿色泽的玻璃片,在阳光下折射出迷离的光晕。这是沈微玻璃窑炉最新一批的试制品,虽然依旧带着杂质和气泡,远未达到她心中“水晶”的标准,但比起最初那些浑浊的疙瘩,已是天壤之别。玻璃生意的利润,如同涓涓细流,正艰难却持续地汇入她几乎干涸的资金池。赵家赔偿粮解决了燃眉之急,而玻璃的利润,将是重建的筋骨!

沈微的手指,带着薄茧,极其缓慢地拂过图纸上那些代表着防火间距的双线,拂过标注着“大水缸”的位置,拂过那道朱砂勾勒的隔离带。她的指尖微微颤抖,不是因为激动,而是因为一种刻骨铭心的、被烈火灼烧过的痛楚记忆。每一次落笔,每一次规划,眼前浮现的都是那冲天而起的、带着松油恶臭的赤红烈焰,是木头在火中爆裂的恐怖声响,是李福全惨白的脸和焦黑的腿!

痛,让她清醒!痛,让她疯狂地汲取教训!

“不能再有下一次……”沈微喃喃自语,声音沙哑却异常坚定。她拿起笔,蘸饱了墨,在那张图纸的角落,用力写下四个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浴火·磐石

字迹力透纸背,带着一股破釜沉舟的决绝。

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动工,在沈家村的焦土之上拉开了帷幕。

没有盛大的奠基仪式,没有喧天的锣鼓。有的只是沉默的、带着伤痛的、却无比坚韧的力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