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新纳兰小说>金玉奴 > 第22章(第1页)

第22章(第1页)

沈芳文原籍兰州,是沈家独女。

三岁时,因为家乡三年大旱,故父亲沈源再三思度,终于背井离乡、拖家带小来到长安。

谁知来了之后不到一年,沈芳文便染上了怪病,高烧不退,整天胡言乱语。

连请了几个名医都治不好。

众人兜这病得奇怪,怕是妖怪缠身、鬼魂附体。

沈源本来就信道,闻得此言,吓得不敢怠慢,忙重金请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道士来驱魔。

那道士果然是见多识广、除鬼驱魔惯了的,一见芳文的样子便断言是被山猫精缠身。

顿时扯开布幡,令几个徒儿围在沈姑娘四周,自己拔出青锋宝剑,左一个符咒,右一个符咒,口中念念有词,那咪剥毕卜库……乱七八糟念了一通。

沈源被哄得七荤八素,信以为真,每日好酒好菜地伺候这帮道人。

一连三天,沈家香火不绝,一个道士带着几个徒儿小道士左蹦右跳,热闹非常,引得左邻右舍都来指指点点。

周围的一群小孩比过年还开心,全涌到沈家看热闹。

芳文躺在布幡里,被折磨了三天,只有干嚎的力气了。

沈家娘子看出事情不对,急得去请沈源的母亲沈老夫人。

老夫人当时尚明白事理,婆媳二人联手将那一群骗吃骗喝骗财的道人乱棍赶了出去,才终究保得芳文一命。

最后还是在一位老和尚的指点下,去请了一位老道的医者,才将芳文的病治好。

可命虽保住,芳文却从此无法走路。

沈源大呼懊恼,沈家从此弃道崇佛。沈家娘子时常陪同沈老夫人去庙里烧香拜佛,祈求芳文平安。

如此年复一年,沈芳文身体渐渐好转,平时连小毛病都不多见,只是不能走路。

她既然出不得家门,自然对家外的事情颇感兴趣,时常缠着下人说给她听。

无事时,便托父亲带了不少书籍回来研读,又常听父亲说生意上的事以及外出所见所闻。

故沈芳文虽不出门,却对天下的事知道的比平常那些闺中女儿还要多。

沈芳文长到十六岁时,已不愿整日在家闲坐,总想出去走走逛逛。

如此一来,普通的小丫鬟照顾不了,却又不能让下人小子跟着这个未出阁的女儿出门。

沈源宠爱此女,颇费了一番周折,终于打探出有颜舞这么个人物,便亲自登门,以拜师之礼恭敬地请回家来照顾沈芳文。

这么一照顾,便是三年。

沈芳文多亏颜舞在身边照顾,最后连饮食起居都一并由她负责。颜舞性格内向,寡言少语,却事事考虑周到,颇合沈芳文的心意。

今日沈芳文闻得西门有省试,便让颜舞带她来看看。

她从小便不安分,这里同几个儒生相谈之后,心中甚是羡慕他们能应考入官,一展心中宏图抱负。

一时又想到自己今生即便有满腔的抱负却也有心无力,颇为不悦。

她念头动得甚快,这一来二去的便起了歪念,待那主考官出来命人核对儒生人数姓名时便缠着说自己也要应考。

那主考官本来就为明日卯时开考之事忙得焦头烂额,无瑕理她,无奈沈芳文固执纠缠,又不知从哪里搬了一番道理出来,堵得他难以应对,便讥讽刻薄了几句。

沈芳文顿时抓住话柄破绽,不依不挠起来。

两个人如此争执不下,便将五公主一行人吸引了过来。

凤仪公主与沈芳文初见,谁也不曾料想,就是这次相见使二人今后的命运息息相关,纠缠在一起。

五公主单独见沈芳文的初衷,不过是想说服她将颜舞献上,得偿心愿。

孰料二人见面后相谈甚欢,一时便关不住闸,将天下之事囫囵谈了一遍,大有酒逢知己、相见恨晚之感。

沈芳文同无音不同。

无音是出家人,左不过谈些禅悟之事,窥一窥人世间之理、万物之本。

五公主同她彻谈能平心静气,忘掉烦恼之事。

但沈芳文从小便对天下事颇有兴趣,时时关注,又通读四书五经、资治通鉴等史书,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悟出自己的一套治国安邦治世的道理来。

且她口齿伶俐,思路清晰,比起某些急功近利、贪图功名的儒生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二人谈到治国之道时,沈芳文不由感慨道:“本朝之初,纲纪自由,政令宽和。故商业欣荣,国力强盛。比及以往历朝历代,多是重农抑商,何其可笑?!所为商道,是取各处丰厚之资引至贫乏之处。如此南北方可相通,资源互补,才能尽世人所用。不然,则物不能尽其用,民不能得其利。民无利则国无赋税以养兵,无兵又谈何治国安邦、稳坐天下?如今闻得朝廷有言商贾铜臭败坏民风,重兴以往之风气,心中甚感忧虑。”

如此这般地谈到兴处,五公主险些连晚膳都不愿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