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没事。”
自从知道他们是同行以后,老李话少了很多。聂徐川能看出来他是在真心为山里谋发展,只可惜独木难支。
“上次打电话问了小周,就是之前在山脚下拦车的那人,他说村子里就和以前一样,没什么外人来,也没搞什么这教那教的。”
时归在一旁支着耳朵听。上次的从小周手里买的薄荷糖已经快吃完了,白色的油纸上铺着最后一板,横竖两条线均匀分成了九小块。
老李余光撇见一旁的时归,欲言又止。
“我听说这位小兄弟受伤了?”
时归脑袋上的伤疤已经拆线了,高领打底衫堪堪遮住脖子上的淤痕,他嘴里含着一粒薄荷糖,回答得含糊:“已经好了。”
原本聂徐川是不打算带他来的,但是某人搬出之前聂徐川“29岁自力更生”的那套说辞,声称自己的发现自己查。
这波纯属聂徐川一个月前扔出去的石头带着回旋镖砸中自己的脚。
等他们到了,山脚下守休息处的小周已经在村口等候了。
“你们怎么又来了?”他看到几个熟悉的身影,明显有些不耐烦,“你们停在山脚下的警车,拉的警戒线什么时候撤走?”
“案子查清了就走。”聂徐川态度坦然,回答得不卑不亢。
“小周,都是工作需要嘛,理解一下。”老李走上前揽住他的肩膀拍了拍,“没事儿,他们问两句话就走了,不会打扰村子。”
小周不太信任地打量他们片刻,被老李往前带了几步才不情不愿地给人领了进去。
彰雾山山体坡度大,雨季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再加上西南边土质偏酸,钙镁钾等微量元的淋失导致土壤贫瘠,不适合大规模开垦。村民们大多在自家砖房边圈了地,养些家禽,种些茶树和菌菇之类。
时归跟着往前走,随处环顾一圈。
“这儿好像没有商店。”
“村里人少,住得散。需要什么给小周说一声,他每个月都要去城里进货,山脚下做点小生意。”
“唔。”
村里没修路,只能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泥地里走街串巷。临近中午家家户户都闭门做饭,小周领着他们来到村长家。
村长家院子没关,推门进去他儿子窝在一张宽大的老式八仙椅上看直播,屏幕上几个身娇体软的小男生正劲歌热舞跳得快活。
村长听见来人了赶忙从厨房钻出来把他儿子呵斥进房间,“他妈的不成器的东西。”转过身来脸上又堆起略微讨好的笑容,“犬子,见笑了。”
村长儿子走的时候有些不情愿,撇见聂徐川身后白白净净的时归,嘴里不干不净地吹了声口哨。
“他干嘛呢?”时归不解。
聂徐川面不改色:“舌头疼。”
“噢。”
众人:“……”
饭还没做好,餐桌边上已经坐满了。按照村里的习俗来,村长占了主位,聂徐川和时归陪坐两侧。
“聂队长,您上次让老李帮忙打听的问题,咱们村里确实是不存在啊。要硬说有,也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习惯,也不违法啊。”
村长眯着眼睛抽烟,细数那些泼水点火还有送灯之类的习俗,唠唠叨叨念了一大串。
聂徐川越听越皱眉:“你们一个村这么点人,这么多习俗?”
村长面上也有些尴尬,“不是都过,不是都过。您一问,我得详细回答啊。”
还是时归一语点中问题的关键:“村长,村里有人去世后埋在哪里?”
“关于这个的话呢,之前一直都是土葬,这不是国家出了政策要求火化,还在协商推进当中嘛……”
"具体的位置。"
“啊,至于说具体嘛……”
“我带你们去。”小周蹭一下站起来,吓得村长手里的烟卷儿都掉了。
“哎哎哎,等等……”
众人起身跟上小周,刚走出院子村长捡了烟匆匆忙忙赶来,只听见小周骂了句磨叽,炮仗似的立刻就炸了。
“我说你你你你!周见山!你怎么敢!!”
小周今天本身就郁闷,被人直呼其名更是暴躁,他转过身看向村长,面上山雨欲来几进爆发:“有事儿吗您?”
老李赶紧出来打圆场,抱着小周一只手往后拽:“诶诶,算了算了。村长不是这个意思……”
但老李的退让反而火上浇油,小周满脑门子火噌一下就烧了起来。
“还有你,你还在为他们说话!”小周转向老李怒目而视:“这么多年你是真不明白还是假不明白,他们现在有把你当村里人吗?”
老李一下子愣住了,肩膀一颤一颤的。“小周啊,话不是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