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下班,静安回到家,破天荒的,九光也在家。九光还把饭菜做好。
静安把宝蓝的信给九光看:“九光,我想去深圳挣钱。”
九光没看宝蓝的信,他把信纸扔到一旁:“你去深圳打工,家不要了?”
静安说:“我去挣钱,也不是不回来。”
九光不悦:“你天天不着家,那我娶媳妇干啥?”
静安就怂恿九光:“咱俩一起去深圳。”
九光冷哼:“我不去,在家里也能找到活,抛家舍业的到外面,外面的钱那么好挣?再说了,到外面还得租房子,挣的钱去掉吃的住的,估计也剩不下啥。”
九光这么一说,好像也有道理。静安去外地挣钱的心,并不是那么迫切和坚定,只是让宝蓝的信说活了心。
听了九光一席话,静安就打了退堂鼓。
静安给宝蓝回了一封信,说外出打工的事,她还要好好想想。希望宝蓝下次回小城,提前告诉她,她去看宝蓝。
静安把宝蓝的信叠好,夹在红色塑料皮的笔记本里,这个本子,是静安写日记的。
九光和他爸合伙开的小铺,也开了一个月,这天晚上,九光开着四轮车,从郊区拉回一车香瓜,卸完货,他进了小铺。
小铺的桌子上,摆着饭和菜。婆婆李雅娴让九光吃饭,九光饿了,就准备坐下吃两口。
公公周世斌在旁边抽烟,他已经吃完饭。
“这一个月,咱们小铺挣的挺多,你猜咱们挣了多少?”周世斌说。
九光一听挣了挺多,他心情愉悦:“八百,还是一千?”
在柜台查钱的周杰说:“一千零点,就算一千吧。”
九光很高兴,这一个月的辛苦,没有白捱。他乐呵呵地等着他爸分钱。
周世斌说:“小铺挣的钱,要平均分成四份,你妈一份,杰子一份,我和你各一份。”
九光脸上的笑容还在,但笑容变冷。不是他们爷俩合伙干吗?怎么现在变成了四个人合伙做生意?
九光问:“爸,不是咱俩分钱吗?”
周世斌冷着脸:“你妈天天给咱们做饭,杰子天天守在小铺,你以为挣的一千元,都是你和我挣的呀?”
九光觉得他爸说得也没毛病,但就是哪里不对劲。
周世斌接着说:“给你妈,给杰子分一份钱,咋地,你还不愿意啊?”
九光的话有气无力:“我没说不愿意啊——”
九光想,爸爸,妈妈,妹妹,三人出的力,也未必赶上他一个人出的力气。
小铺挣的钱,大多数是水果挣来的。运输水果,还有起早贪黑到郊区摘果,都是他干大头。搬运水果,他很少让他爸干。
平均按四份分,九光感觉不公平。但想到一千元,四个人平分,他也能得到o元,也行吧。
却听周世斌说:“杰子,给你大拿o,让他先拿回去花。”
九光诧异:“四个人平分,我也能分到o,这咋又变成o了?”
周世斌说:“这个月,每人先分o,剩下oo,当流动资金。”
九光越想越憋气,他真想不要这o,扭头就走,再也不跟他爸一起做买卖。
但是,他硬气不起来。他已经结婚,他有媳妇儿了,他要是在外面干了一个月,一分钱没拿回去,静安肯定会跟他吵。
九光伸手从柜台上拿了o元,感到屈辱和窝囊。他什么也没说,饭也不吃,转身出了小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