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苏景和只觉得长大的苏轼不是凡人,是大佬,而幼年期的苏轼,在他心里其实就是一个比普通人要厉害一点点的吃货。
但当了这小半年的老师,苏景和猛然发现一件事。
“弟啊,你可能真的是神童,你学说话的速度也快,走路的速度也快,我记得景先和你背过的诗你都记得差不多了吧?上次还和他说他作诗里面用‘水走’比用‘水过’更有感觉?”苏景和夸第一句的时候苏轼还很受用,直到他越夸越多,苏轼的小表情也慢慢有了变化。
此时身后传来了一点声响,苏轼直接扑上来捂住苏景和的嘴巴,小声在他耳边说,“别说话了!”
这语气就像是说“你在说什么要杀头的东西”一样。
“呜呜!”苏景和被闷着难受,还好来人发出了声音,让苏轼没有对他这个哥哥下死手。
“哥?在干什么?”是和最兴来差不多大的苏辙。
苏轼刚松开手,苏景和的夸奖接踵而至,“我们苏辙也很聪明,这个路都不能坚持走多远的年纪,坐着滑板就到处浪了。”
“而且也很聪明,虽然走路还是磕磕绊绊*,但说话很快啊,我调查过,有的小孩四岁了还不能说话呢,你们是真的神童吧?”
苏辙只是路过,就莫名其妙地被苏轼拉到一起躺着,又莫名其妙地听苏景和夸了自己一顿,正想着要怎么夸回去呢。
苏轼赶紧让自己这个好哥哥闭嘴,“可以了可以了,不要再说了,再说爹爹就要把我们喊去上学了。”
对这个苏辙也深有同感,因为他的好哥哥苏轼,放言说要和他一起读书,所以现在哥哥还没上学,但爹爹教书已经教疯了。
一回家就过来问他有没有上学的想法,说在学堂里面会有很多人和他们做朋友。
苏辙倒是无所谓,他其实在家也会看点书,虽然手也没力气开始练字,但已经能认识一百个字了!
但是苏轼并不大乐意,在学堂里面能吃的太少了。
这一点他是实地考察过的,去过亲爹的学校去吃了!
真的很少,而且要和那么多人一起吃,还不好吃。
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因为你又爱吃饭,又喜欢认识陌生朋友,所以这样的地方对你来说是真的忙得不可开交,一张嘴已经不够用了吧?”苏景和听自家弟弟说完,就知道,这人是哪里出了问题。
“是真的不够用。”苏轼点头,他哥说得实在太对了!
“好吧好吧,我不这么夸你俩了。”苏景和作为兄长,也不好把两个都没到三岁的弟弟推进学习的火坑。
年纪到了总是要学的,也不急于一时,他们老苏家又没有皇位要继承的。
“夸还是可以夸的,但是今天爹爹也在家……”苏轼刚说完这句,曹操本人就来了。
“什么我在家啊?有什么不能让我听到的吗?”
苏洵上了班之后,和之前没上班是两种样子。
现在看着更为意气风发、自信,也更累。
“小叔,你这黑眼圈……”苏景和都惊呆了,他自己也教书,但是这……
这得是从白天教到晚上,真正的老师点着蜡烛,在昏暗的烛火下批改作业,才能有这样的沉重黑眼圈吧?
“哎。”苏洵听苏景和这话,摸了摸自己的黑眼圈,“没办法,帮学生备考呢,我自己的也不是很牢固,只能边学边教。”
一听这话,苏景和表情也有点犹豫了,思虑再三还是说出口了。
“叔啊,咱也不要太误人子弟啊?”
“去你的,谁就误人子弟了?我会回答的都是我有把握的,我也会去确认我的回答是对的还是错的,再教给学生的!”
苏洵眼睛都瞪大了,没想到自家侄子竟然这么说自己。
“伤心了,哄不好了。”
“啊……这个确实是我乱想了,没有相信小叔,我道歉!……小叔,小婶呢?怎么今天没见到?”苏景和一时失言,道完歉之后意识到他们都在这说了半天了,怎么还没有其他人的加入,“景先呢?还有司成、司语?”
后面两个是苏轼的姐姐,两个姐姐和他们的关系也极好,来汴京之后一家人换了大房子,还是和以往一样和睦。
“小婶说要办一家女子学堂,在拉生源呢。”
苏洵对程嘉敏的决策是支持的,“就是政策上批不下来,但想办是没问题的。”
没扶持罢了,所有的都需要自己投入,包括生源也要自己拉。
“小婶好厉害!”苏景和震惊,“小婶开这个学堂是为了……”
“她感觉现在市面上的女商户很多,但是大家的凝聚力不强,准备办一个学堂,面对商户的。”
“啊!经济学院!”苏景和真的太佩服小婶了。
“小婶是天才吧!”
他一下子就从摇椅上蹦了起来,眼睛发亮,“面向的生源是和小婶一样的有自己产业的商户!大家互通有无,这真的太棒了。还能带一些以后有入行意愿的小朋友,这个学校可以啊,毕了业之后真的同学、老师就是人脉!”
“你是真的很适合经商,也很适合教书!”苏洵以前听夫人说侄子是真的聪明,现在看,也太聪明了!
只是一点点就能想这么长远,“难怪你能考进前三甲!”
难道以前我不是前三甲吗!
“小叔你这个语气像是才发现我是前三甲一样。”苏景和有些狐疑,“不会是有什么是需要我这个前三甲去做的吧?”
“真有。”苏洵努力咧嘴笑,试图让自己没有那么老谋深算。
“确实不老谋深算。”这是苏景和说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