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税:杂捐、厘金
暗税:地方衙门、豪绅私抽“保护费”
以清朝乾隆年间为例,扬州盐商每年要交盐税、杂捐、关税、厘金,额外还要孝敬地方官、驻军,利润被层层剥削。小商贩虽然交得少些,但摊薄到利润里,照样难翻身。
地方盘剥更狠
地方官、衙役、豪强会私设关卡,强收“过路钱”“摊位钱”。你炊饼生意好?呵呵,地方恶霸上门收保护费,交少了轻则被砸摊,重则人被打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乾隆年间有记载,苏州某地茶商因不肯交保护费,被地方混混逼得倾家荡产,最后告官无门。
租金高、成本大
古代繁华地段,摊位、铺面租金奇高。主角开铺,总爱写“租个小铺,月租不过几两银子”。但真实情况是——好地段铺租往往是小贩年收入的数倍,往往要豪强或官员担保才能租到。
地方豪强的控制是小商人翻身路上的第三道坎
豪强经济垄断
别忘了,古代地方的真正经济强者不是行会,也不是大商人,而是那些掌握地权、武力、官场关系的地方豪强。
这些人垄断了地方粮食、盐、布匹、木材、药材等大宗货物的批权。小商贩要进货?只能从他们手里高价拿货。
比如清代徽商大户胡雪岩,不仅是商人,背后还有地方督抚撑腰,普通商贩怎么斗?
官商一体
很多豪强本身就是官员或和官员联手的商人。你想不受制于人,几乎不可能。
典型案例:乾隆年间的福建盐商,大半都是地方官亲戚、门生,外人插不了手。
利润空间极小
就算你卖炊饼,原料(面粉、油、糖)都受制于地方垄断商人,成本高、税费重,利润薄得可怜。想靠卖饼成巨富?除非你会印钞票。
我们可以做个小账:
一两银子约等于现代人民币oo元。
明清时期一斤面粉约oo两银。
一般炊饼小贩一天最多卖o个饼,毛收入不过o两银。
扣除原料、税费、租金、杂费,一天净赚约o两银(o元左右)。
一个月三两银,除去养家糊口,你拿啥扩张开铺?哪来大资金开连锁?
历史上真靠卖炊饼家的?你几乎找不到。即便有,也只是个体小富户,绝非富甲一方。
穿越者真想财,靠卖饼是不行的,那古代谁能财?
盐商:靠朝廷垄断、巨额资本、官府勾结。
大粮商:掌握仓储、物流、人脉。
跨地大行会:如晋商票号、徽商布匹。
这些都不是一个外来小商贩能染指的。
别再被穿越文洗脑了。古代商道,行会垄断、官府盘剥、豪强控制,一层层压着小商贩喘不过气。真正财的,要么是背景通天、资本雄厚的大商帮,要么是豪强、官绅本身。
穿越者真想靠卖炊饼、卖包子成为富豪,那不是财,是找死。
喜欢历史不是爽文请大家收藏:dududu历史不是爽文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