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乡,小木屋。
丹瑾在收到景年的消息后,她便像上了条一般,风风火火地行动起来。手脚麻利地将屋子里那些随意摆放、显得乱糟糟的物品一股脑儿地塞进柜子里。
收拾完屋子,心里便琢磨着,自己可得好好收拾一番,以良好的形象迎接这两位客人。她站在镜子前,仔细地端详着自己,一会儿整理整理头,一会儿又扯扯衣角,总觉得哪里还不够完美,眼中满是忐忑与期待。
“咚咚咚”
门外传来敲门声。
“来啦。”
丹瑾一下子从椅子上弹起来,蹦蹦跳跳地跑到大门前。她的手轻轻搭在门把手上,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可那微微颤抖的手指还是泄露了她内心的慌张。她缓缓拉开门扉,两个陌生的面孔映入眼帘。
鉴心微微躬身,双手抱拳,行了一个标准的拱手礼,正色道:
“景夫人,小道初次登门,多有叨扰。”
漂泊者满脸笑容地朝丹瑾挥了挥手,大声喊道:
“师娘好!”
丹瑾听到这两人的称呼,原本就红扑扑的小脸“唰”地一下变得更红了。她的眼睛一下子瞪大,嘴唇微微张开,却不知道该如何接话。过了好一会儿,她才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用蚊子般细小的声音说道:
“叫……叫我丹瑾就好,我和景年还没到那一步呢,快……快些进来吧。”
鉴心点点头,从身后取出一袋新鲜蔬果,诚恳地说道:
“小道贸然登门,未及备下厚礼,仅以些许时令蔬果聊表心意,还望丹瑾小姐莫要推辞。”
漂泊者也是嘿嘿笑着,从葫芦掏出一袋龙须酥,说道:
“丹瑾,这是我给你买的小吃,希望你喜欢。”
丹瑾连忙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接过两人的赠礼,笑盈盈地将两人引进屋,脚步有些急促,还差点被门槛绊了一下。
景年在后面缓缓走进屋内,顺手将木门关上。景年看着丹瑾略显慌张的动作,嘴角就不由自主地咧开了,心里那叫一个乐呵。他就喜欢看丹瑾这害羞的小模样,每次看到,都觉得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三女坐在客厅开始互相攀谈,景年则将葫芦中的食材尽数取出,将明日用的食材放入冰箱,然后开始处理今晚的食材。
……
“漂泊者,你好像对古文明的神话很了解呢?”
丹瑾惊讶地看向漂泊者。
“嘿嘿,还好吧。”
漂泊者闻言,脸上漾起一抹略带腼腆的笑意。她由于《离骚》默写不出来,被老师罚抄写关于屈原的传记十遍,所以对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故事格外熟悉。
恰逢三人聊起这个话题,她便将屈原跌宕起伏的一生、壮志未酬的遗憾,以及端午节由此而来的种种渊源,一股脑儿地讲了出来。
“漂泊者,小道很是好奇,你来自何方?”
鉴心对漂泊者来历很感兴趣,好奇的询问。
漂泊者叹了口气,面露忧愁,感伤道:
“我生于末法时代,天生牛马圣体,不仅不能修炼,甚至寿命都可能不过百载。父母识字略过百,授田刨时,土方青瓦遮风雨,得以苟活幸存。
人前不敢卸下伪装,人后不敢直视内心肮脏,做好人不敢有始及终,行坏事不敢彻底放纵。贪财又恐世俗不容,好色时常胆怂。既非混世魔王,也非盖世英雄。
见庙烧香,遇佛也拜,酒肉均沾。放生时慈悲为怀,杀生时手起刀快。既辜负了观音,也辜负了如来。苟且红尘偷生,虚度年华光阴。
自责为人友,对友肝胆赤诚,但忘世俗险恶。愧疚为人子,未能尽人之孝心,让父母安心,此生为人,实属意外。”
鉴心和丹瑾呆呆地看着漂泊者,两人小嘴微微张开,满脸的震惊与疑惑,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