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新纳兰小说>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命 > 第100章 双玺并置耀明堂(第1页)

第100章 双玺并置耀明堂(第1页)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五年光阴如指间流沙,悄然滑落。曾经悬于朝堂之上的“双玺制”,如同一颗被岁月打磨得温润而坚固的定海神针,稳稳地嵌入大靖王朝的基石之中,支撑起一片前所未有的清明乾坤。

它不再是初立时的惊世骇俗,亦非权宜之计,而是化作了维系这庞大帝国高效运转的筋骨血脉,一种被朝野上下、黎民百姓所习以为常、甚至深深信赖的制度。

这五载春秋,是“双玺同辉”照耀下的盛世华章。殷照临的深谋远虑,如同夜空中的定盘星,以其洞悉世事的睿智与老成持重的经验,为帝国的巨轮掌舵定锚,规避暗礁;而东方宸的锐意进取,则恰似那鼓满风帆的劲风,以其蓬勃的朝气、开阔的视野与果决的执行力,推动着王朝破浪前行。

一静一动,一守一攻,相辅相成,竟将这大靖王朝推向了开国以来最为璀璨的鼎盛时期。北境狼烟久熄,长城内外商贸往来如织,牧民与边军同歌共饮;南境海港千帆竞,异域的香料、珍宝与天朝的丝绸、瓷器川流不息;吏治在严明的考课与殷照临的整肃下焕然一新,贪墨敛迹,能臣辈出;各地官仓充盈,连年丰稔,百姓安居乐业,市井繁华远胜从前。

街头巷尾嬉戏的孩童,口中哼唱的童谣,早已从古老的传说换成了称颂“双玺同辉,国泰民安”的欢快调子。昔日那些对“永世摄政”的质疑与腹诽,早已被淹没在这煌煌盛世的喧嚣与富足里,化作史官笔下几行微不足道的注脚,无声诉说着时代的变迁。

摄政王府深处那间素雅的书房,其意义早已越了主人休憩的私密空间。它已成为与皇宫御书房并驾齐驱、甚至在某些时刻更为核心的帝国决策中枢。每日午后,当东方宸处理完宫中亟待批复的紧急政务,便会褪下那身象征九五之尊的明黄龙袍,换上常服,屏退繁琐的仪仗,只带一二心腹近侍,轻车简从地穿过宫门与街巷,踏入这方弥漫着墨香与智慧的空间。这里,是他可以卸下部分帝王重担,与最信任、最倚重的臂膀并肩推演天下棋局的地方。

书房中央,宽大的紫檀木长案上,铺展着一张巨大的、用上等绢帛精心绘制的《大靖坤舆全图》,山川河流、城池关隘、驿道海疆,尽收眼底,仿佛将万里锦绣江山都浓缩于方寸之间。而案头最显眼的位置,并排放置着两方印玺,它们的存在,便是这间书房、乃至整个帝国权力结构最核心的象征。

左侧一方,是象征着至高无上皇权的龙纹玉玺。玉质温润如凝脂,通体无瑕,在光线映照下流转着内蕴的光华。盘踞其上的五爪蟠龙,鳞爪飞扬,威严赫赫,龙目炯炯,仿佛能洞穿人心,君临天下的气势扑面而来。

右侧一方,则是代表着摄政之权的青玉印。玉色沉凝如深潭寒水,质地更为坚实厚重。印钮简洁古朴,印面篆刻的“摄政辅国”四字,笔力遒劲,透着一种历经沧桑的沉稳与内敛的锋芒。

此刻,午后和煦的阳光透过精致的雕花窗棂,温柔地洒落。

光线在温润的白玉与沉凝的青玉之上流转、跳跃,折射出两道截然不同却又无比和谐的光晕。

一清朗,一深邃;一炽烈,一温润。这两道光晕交织在一起,最终在光滑如镜的紫檀案面上投下两道清晰而重叠的影子。它们彼此交融,浑然一体,仿佛从天地初开、王朝肇始的那一刻起,这两方印玺便该如此并置,缺一不可,共同支撑起这片山河社稷的重量。

东方宸拿起一份刚从西域都护府六百里加急送来的奏报,指尖精准地落在舆图上那片广袤的西域疆域,眼中带着一丝掌控全局的从容笑意:“皇叔,西域都护府奏报,波斯萨珊王朝的使团下个月将抵达京师。

不仅带来了他们引以为傲的琉璃器皿、金丝地毯和骏马,更提出想求娶一位宗室郡主,以结秦晋之好,永固边陲。此事,皇叔以为如何?”

殷照临正凝神用朱笔在一份关于修订《农桑要术》、推广新式秧马的条陈上批注。闻言,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如静水深流,扫过东方宸手中的奏折。

五年的时光,在他身上沉淀下更深的睿智与从容,眼角的细纹里刻着阅历,鬓角悄然添上的几缕银丝在阳光下格外显眼。他沉吟片刻,声音比五年前更显沉稳,如同陈年的美酒,醇厚而富有底蕴,只是偶尔带出几声轻微的咳嗽,却依旧中气稳健,透着一股历经风霜后的坚韧。那眼底曾如利剑般的锐气,如今已沉淀为温润而洞察世情的智慧光芒。

“联姻之举,古来有之,确为安靖边陲、畅通贸易之良策。”殷照临的声音清晰而平和,“波斯地处要冲,控扼商道,与其结好,利远大于弊。”

他话锋微转,条理分明地分析道:“然宗室郡主,金枝玉叶,身份尊贵,人选需慎之又慎。当选一位性情爽朗、识大体、能担此任者。嫁妆规制,亦需拿捏分寸:不可过奢,以免滋长西域诸邦贪念,遗患无穷;亦不可过薄,有损我大靖天朝上国之威仪气度,当显富庶而不炫富,贵重而不靡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道精光:“此乃良机,不妨借护送之名,选派一批精干郎官随行。明为‘教化’番邦,传授农桑水利、医药百工之术,实则……”他指尖在案上轻轻一点,“……可深入其市井乡野,详加探查当地风土人情、物产矿藏、道路关隘,乃至王庭动向,为我日后广开商路、经略西域,埋下伏笔。此一举多得,方为上策。”

“皇叔思虑周全,洞若观火。”东方宸眼中赞赏之色更浓,心中大定。他提笔饱蘸朱砂,在那份奏折上挥毫批下“准奏,细节如皇叔议”。那笔锋凌厉依旧,却已褪去了少年天子的些许锋芒,沉淀下几分殷照临般的沉稳与老练。他放下笔,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停留在殷照临的鬓角。那几缕新添的银丝在阳光下格外刺眼,像无声的刻痕,提醒着时光的无情流逝。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夹杂着细微的酸涩,悄然涌上东方宸的心头。

他望向窗外,摄政王府庭院中,那株由他五年前亲手栽下的玉兰树,如今已亭亭如盖,枝繁叶茂,翠绿的叶片在秋风中沙沙作响,酝酿着来年满树繁花的盛景。

东方宸的声音不自觉地放得更柔:“再过几日便是中秋佳节了。朕记得,御花园里那几株老金桂开得正好,香气能飘出几里地去。朕已命人备下了陈年的桂花酿,还有你素日喜欢的几样小菜……”他转回头,眼中含着真挚的期待,看向殷照临,“到时,摒退左右,你我二人,就在那水榭之上……共饮一杯,好好赏一回月,如何?”

殷照临闻言,也放下了手中的朱笔。他顺着东方宸的目光望向窗外那株生机盎然的玉兰,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年轻帝王亲手培土浇水的专注身影。一抹温暖的笑意,如同初春融化的雪水,缓缓浸润了他深邃的眼眸,驱散了那经年累月积攒的深沉与疲惫。“好。”他轻声应道,声音里带着一丝难得的松弛与暖意,“确实……许久未曾静下心来,好好赏过一回月了。”

无需更多言语。两人目光交汇,一个沉稳包容,一个热切敬重,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午后的阳光透过素雅的窗纱,温柔地将一玄一黄两道身影拉长,清晰地投射在宽大的紫檀案面上。

那身影,恰好与案头并置的龙纹玉玺与青玉印投下的光影重叠、相融,不分彼此。案头的墨香清冽悠远,与窗外草木在秋阳下蒸腾的清气交织缠绕,无声地在静谧的书房中流淌。

这气息,无声地诉说着这五年间无数个日夜的风雨同舟、默契无间,也仿佛在低语着,预示着未来更长的岁月里,他们将继续如此——并肩同行,共守这万里河山。双玺并置,光耀明堂,亦照见人心。

喜欢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请大家收藏:dududu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