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刚想拒绝的陈大听了后面一句话又安分下来。
&esp;&esp;次日卫柏刚开门,就听孙月华嘀咕说昨晚好像有官爷来怀安巷了,打斗声叮叮当当的,吓得她一夜胆战心惊的。
&esp;&esp;卫柏只是笑笑未置一词。
&esp;&esp;摆摊时也能听见食客们大大小小聚在一起讨论昨夜灯火通明官府出行的事儿,动静多大、抓了多少人……
&esp;&esp;就这样在看似平静,实则备受瞩目的情况下,过了快半个月的时间,官府才张贴告示并派人敲锣宣告拐子窝被端的事。
&esp;&esp;“阎昭兄,现在随处可见都是百姓在讨论这次端拐子窝的事儿,你可是又立大功了!”
&esp;&esp;宋清看顾知温向往又敬佩的模样无奈摇头。
&esp;&esp;“温故而知新”——知温,可这小子从小就喜欢些江湖破案的事儿,惹得长辈和先生都批评过好多次了,都让自己盯着他好好读书。
&esp;&esp;好不容易可以解放天性,宋清也没有让他收敛。
&esp;&esp;“阎昭兄怎么不动筷?”问出口而后打趣,“不会是心里惦记着谁吧?”
&esp;&esp;阎昭端起茶杯嗤笑一声,摇头否认,心底却浮现一个隐约的人影。
&esp;&esp;沈常乐面色平静听着下人汇报的消息,听到官府只有少数人受了伤心下一紧,想找人打听却有些犹怯,听到宋清、顾知温和阎昭在香满楼小聚心跳才平稳下来。
&esp;&esp;这个时代没有空调,平民百姓也没有渠道用冰块,卫柏和林轻颂忙活完只能打些井水擦洗凉快凉快。
&esp;&esp;“今日中午想吃什么?”
&esp;&esp;已经六月底了,天气越发炎热,冰粉摊子生意尤其好,因此今日二人早早地就收摊了,卫柏也有比平日里更多的时间折腾吃食。
&esp;&esp;林轻颂收好账本和银钱,不假思索地说:“炒面!”
&esp;&esp;自从豆芽长好后炒了一次炒面林轻颂找着机会就点它,但卫柏单炒豆芽林轻颂又没这么热情。
&esp;&esp;“吃炒粉吧?”想到今早月华婶子来做工带了的干粉条,卫柏试探问道,见夫郎点头才开始动手泡粉备食材。
&esp;&esp;饭桌上二人谈起给张家兄弟结工钱还有开饭馆的事儿。
&esp;&esp;林轻颂一桩一件的说,“铺子得着手装修了,还有上回说买牛车的事儿。”
&esp;&esp;“嗯,推车应该差不多了,桌椅和推车我前几日已经去隔壁街找木匠交过定金了。”
&esp;&esp;最近半月只有下午或夜间偶尔阵雨,二人日日出摊挣了近四十三两银子,又积起了五十多两的家当。
&esp;&esp;心里惦记着事儿,二人午后没小憩就和李婶打听买牛的消息。
&esp;&esp;一听夫夫要置办牛车李春花打心底里为他们高兴,事无巨细地交代他们要敢压价,说着还是不放心,“如松!”
&esp;&esp;看着李如松和牛官你一言我一语,林轻颂和卫柏看得一愣一愣的,最后递去十五两,马场还送了鞍绳。
&esp;&esp;等这头牛温顺的大眼占据视线,二人才有了买下牛的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