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新纳兰小说>长昭释义 > 第76章(第2页)

第76章(第2页)

李昭宁一身浅粉色长裙,外面套了件鹅黄的大袖衫,头发也只是将两鬓碎发编成两个鱼骨辫垂在耳畔,后脑勺的头发就这样松松地垂着了。

她站在夜市街口,看着渐渐熙攘起来的人流,不由得有些感慨。

这是她的长安

昔日破败,复又繁华的长安。

而不知道什么时候,她的身后走来一个高大的青年,一身浅青色的衣袍,幞头系的工整,两手松松地背在身后,面若冠玉、神采无双,引得路人纷纷侧目,他却目不斜视地走到李昭宁身后才停下来。

李昭宁闻到一股淡淡的柑橘味,便知是等着的人到了,欢喜地转过身,抬眸望了他一眼。

明明很开心,开口却故意冷下声调:“你来晚了。”

不知为何,她最近总喜欢在这种小事上欺负他,好在裴砚毫不在意,总是温言软语地哄着。

这次也不例外,裴砚眉眼间笼着一抹淡淡的笑:“但凭陛下责罚。”

他明明说着请罪的话,可姿态却没有半分谦卑,语调也是清欢柔软,似冬日山涧中汩汩涌出的温泉。

但这是盛夏,再热一点,就要烫死人了。

李昭宁轻哼一声,不与他计较,抬脚向前:“走吧。”

裴砚也不问去哪,快步跟上,却在靠近的一瞬又略略顿了顿,保持着跟随又不会打扰到她的微妙距离。

李昭宁鼻尖的柑橘味将散未散,恰到好处地萦绕在鼻尖,便知裴砚一直跟着,毫不犹豫地大步往前走。

自从她登基,裴砚便一直在近旁辅佐,无论是真心还是刻意,也都帮助她许多,对她交待的事也总是尽心尽力甚至超额完成。

她并非不知感恩的人,但赐些功名利禄总是太俗套了,况且那是君赐予臣的,不是李昭宁送给裴砚的。

思来想去,她最终决定给裴砚亲手做一支笔。

笔身的木材是在历年的贡品中找到的一小块紫檀木,每日回了寝殿她便再灯下一刀一刀削成细长的笔杆,再用小刻刀雕出一只翠竹的图案,以金丝嵌入其中,笔杆尾部则刻着裴砚的表字「牧之」。

笔端则是从白鹤颈羽中一根根拆出最轻柔最细密的纤毛扎束而成。

将毛束粘在笔杆上的工艺极其讲究,李昭宁不太会,又怕自己做不好,故而委托了京中一家制笔大作坊替她做,今日便是去取笔的日子。

也不知道这样花心思的笔,裴砚喜不喜欢。

李昭宁的脚步慢下来,想回头看裴砚一眼——那样如星如月的面庞,十几天未见,她竟有些丝丝缕缕的想念。

却忽然闻到一股浓烈的槐花香。

她顺着味道扫了一圈街道,很快就看到了那个卖槐花糕的小铺子,一只小推车立在路边,车上两个烧炭的小炉子架着两顶蒸笼,正往外飘着大团大团白色的蒸汽,香得路过的人都纷纷侧目。

李昭宁不禁驻足看了两眼,刚好有路过的小童央求着身边的父母买糕,车后的摊主搬开蒸笼盖,瞬间一股浓烈的槐花香就扑面而来了。

她吞了吞口水,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裴砚,他正看着她,目光如平静的湖面,沉静而温柔。

“你等我一下。”李昭宁留下一句话便小跑着冲到槐花糕的铺子面前,让摊主包了两只糕,却猛地发现自己出来得匆忙,根本没带钱。

望着李昭宁面上的窘迫,摊主关切地问:“怎么了小女郎?”

李昭宁有些懊恼又有些尴尬,正扯着唇角想着要不别买了,却突然看到一只白色的袖子往前一伸,递过去四个铜板。

那手指白净纤长,手掌宽大莹润,一看就是裴砚的。

李昭宁蓦然转头看向裴砚,却发现他一双漆黑眸子里满是了然的笑意,便冲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轻声道:“多谢。”

裴砚仍旧是温柔地笑着,接过老板递过来的糕,摊在李昭宁面前:“烫,慢点吃。”

槐花的清甜香味萦绕在鼻尖,李昭宁只犹豫了一瞬便将纸包拿了过来,一边走,一边小口小口地吃。

或许是看她吃得太慢,裴砚问:“好吃吗?”

李昭宁点头,“好吃,”她咽下嘴里的糕,无比自然地拿起另一只她还没咬过的槐花糕,递到了裴砚嘴边,弯唇一笑,眸光清澈:“尝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