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新纳兰小说>李世民受的 > 第81章(第1页)

第81章(第1页)

别问,问了就得像之前的朝会上被陛下逮着进谏。

是的,这并不是李世民第一次开大朝会,早在登基第一天就开过了,所以他们深谙陛下的套路。

问题一个接一个,一个赛一个刁钻。

众臣抱紧手中的白板不敢动。

但李世民是不会放过这群老臣的,新臣没来,老臣就是要多多磨炼,磨成能臣!

而且他这次朝会还有个目的。

敬德、魏征、玄龄都已经到这个世界,相信他的臣子定然也全来了,那他这不得快点颁布招贤令让他的臣子齐聚咸阳吗?

得快!

而且今日还要让咸阳的官吏们认识下他的大才玄龄呢!

李世民终于说出了今日在朝会上的第一句话:“朕这几日冥思苦想,深觉君主乃万乘之重,责任重大。”

“又自专庶务。若日断十事而五条不中,中者信善,不中者涉及乃一郡、县,极易导致民不聊生,无法尽善。”「1」

“一日万机,己多亏失,以日继月,乃至累年,极易导致朝政漏洞。”

“故欲广召天下贤能之士入咸阳,任用贤能共同治理。”

“对此,诸君以为如何?”

家国广袤,一个皇帝再好也无法独自一人治理一国,人才自古以来都是不可或缺的。

先秦及秦朝招收贤才只有通过招贤令,臣子自荐、推荐;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汉武帝加上了察举制,地方自举贤能之人到中央;后面又加了九品中正制,东汉后纸张全面铺开,百姓们读书多了,寒门也能出学子。

不过现在玄龄刚给他带来造纸术,还没铺陈开,寒门学子的学识都还没积累,根本不能进行科举。

国家人才紧缺也赶不及一层一层选拔能人,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习汉武帝:地方选拔人才送到中央,中央以学识评人才,至此就能弥补人才的缺口。

他在大唐登基之时,最初也是这样选拔人才的。

下首的房玄龄和魏征看了一眼上首的李世民,又互相对视,一切尽在不言中。

今日一大早魏征和房玄龄就碰面了,老乡见老乡,两……

呃,不好意思,并没有两眼泪汪汪。

以权谋与才略过人著称的房玄龄做事谨小慎微,和以直言敢谏闻名青史的魏征关系其实就是一般的同僚关系。二人相认也只是坐下来感叹下,互通秦朝与唐朝的有无而已。

而现在他们只觉得这波招贤令下去,自己可以迎来许多老伙计,对李世民的招贤自然欢迎至极。

但很多臣子们却不这么想。

皇帝的沉默实在是太久了,一有动静其余人自然支棱起来认真听。

但这一听,却让下首的臣子们心情复杂。

对于招贤,新皇此时提起,在场众人毫不意外。

新皇的亲信极少,现在登基了,想要培养自己的人很正常,但这个想法注定会触及很多人的利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