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特罗姆瑟的极夜,天空是一种深不见底的蓝。祁弃站在小木屋的窗前,呼出的白气在玻璃上凝结又消散。三个月了,北极圈内的冬天比她想象的更加漫长孤独,却也更加纯净。
画架上,新完成的《极光系列之七》还散着松节油的气味。与过去的作品截然不同,这组画大胆使用了前所未有的明亮色彩——翠绿、紫红、钴蓝在画布上交织,形成极光般流动的色带。而在这些绚烂的色彩之间,隐约可见一个女性侧脸的轮廓,像是融入了极光本身。
手机在桌上震动,林教授的名字跳上屏幕。祁弃按下接听键,老教授兴奋的声音立刻充满整个房间:
"小祁!《艺术评论》要为你做专题报道!他们说你的新风格震撼而充满情感温度!纽约和伦敦的画廊都在打听你的下一场展览!"
祁弃轻轻抚过画布上那个模糊的轮廓:"告诉他们,我还在创作中。"
"那温姜呢?"林教授突然问,"她看到你的新作品了吗?"
祁弃的手指停在画布边缘。三个月来,她刻意避开所有关于温姜的新闻,不知道对方是否也这样做。那封留给温姜的信封里,装的正是她从未示人的一系列温姜写——从初见到分别,每一笔都记录着那个镜头之外的、真实的温姜。
"我不知道。"祁弃最终回答,转向窗外。远处的雪原上,第一缕极光正悄然浮现,像是一抹被风吹散的颜料。
挂断电话后,祁弃穿上厚重的羽绒服,走向屋外的雪地。零下二十度的空气刺痛了她的脸颊,但极光越来越强烈,绿色的光带在夜空中舞动,变幻莫测。她想起温姜的眼睛,在某些特定光线下,也会呈现出这种介于绿与蓝之间的神秘色彩。
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祁弃掏出来,看到一个陌生号码来的链接,附言只有简单几个字:【你会想看看这个。——k】
祁弃皱眉,犹豫片刻还是点开了链接。缓冲过后,屏幕上出现一段娱乐新闻视频——温姜在《午夜巴黎》片场接受采访的画面。她瘦了些,头染成了浅金色,但笑容依然是祁弃熟悉的那个。
"温老师,这是您第一次与好莱坞团队合作,感觉如何?"记者问道。
温姜微微歪头,这个习惯性动作让祁弃心头一紧:"非常不同。"她的英语带着轻微的口音,"这里的导演更注重演员的自我表达,而不是完美执行他的指令。"
"听说您拒绝使用替身,亲自完成了所有危险镜头?"
"角色需要真实。"温姜的眼睛在镜头下闪闪亮,"有时候,完美反而是一种失真。"
记者又问了些关于拍摄的例行问题,然后突然话锋一转:"最后一个问题,关于您和画家祁弃的特殊关系,现在还有联系吗?"
祁弃的手指猛地收紧,手机几乎要被她捏碎。镜头里的温姜表情丝毫未变,但眼神突然变得锐利起来。
"祁弃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她的声音平静而坚定,"我很荣幸能成为她创作的灵感之一。"顿了顿,她又补充道,"至于私人关系,我认为艺术本身就是最诚实的交流方式。"
这个巧妙回避问题的回答本该结束采访,但温姜突然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她转向镜头,直视前方,仿佛能穿透屏幕看到祁弃本人:
"事实上,我正在筹备一个关于极光的电影项目。北极光,那种在黑暗中依然绚烂的自然奇迹"她的嘴角微微上扬,"我想捕捉那种美。"
视频结束了。祁弃站在雪地中,极光在她头顶舞动,心跳声大得仿佛能震碎周围的寂静。温姜这段话明显是说给她听的,那个"极光项目"很可能根本不存在。这是她们之间的密码——在被迫分离的日子里,温姜选择用这种方式告诉她:我还在等你。
回到小木屋,祁弃翻开素描本,开始疯狂地画起来。笔下的线条不再犹豫,色彩不再克制,三个月的思念和极地的壮美景色一起倾泻在纸上。她画到手指酸痛,画到晨光微熹,画到终于承认一个事实:无论相隔多远,无论分离多久,温姜已经成为她创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就像极光与夜空。
洛杉矶的午后阳光刺眼得令人流泪。温姜坐在片场休息室的角落里,反复看着手机上的邮件——林教授来的《艺术评论》节选,配图是祁弃的《极光系列之七》。
"祁弃的新作展现了她艺术生涯中最惊人的蜕变。极光般流动的色彩中,隐约可见的人形轮廓既具体又抽象,仿佛在诉说某种无法言说的思念"
温姜的指尖轻轻触碰屏幕上那个模糊的轮廓。她知道那是自己,即使没有任何面部特征,即使融入了极光之中。就像她能从那幅《影与光之间》认出真实的自己一样。
"温老师,五分钟后开拍。"助理在门口提醒道。
温姜收起手机,走向化妆间。镜子里的她金红唇,完全符合好莱坞对"东方美人"的想象。但当她闭上眼睛让化妆师补妆时,浮现的却是祁弃站在雪地中的画面——黑被寒风吹乱,脸颊冻得通红,眼睛里倒映着极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今天拍第场,"导演在开拍前讲解,"女主角意识到自己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但决定勇敢面对。"
温姜点点头,站到标记位置。场记板啪地合上:"《午夜巴黎》第场,第一次!"
镜头前的温姜瞬间变成了另一个人——一个在异国他乡寻找自我的年轻画家。但当她念出那句台词"有些感情就像极光,即使知道终会消失,也值得跨越千山万水去追寻"时,声音里带着只有她自己知道的真实情感。
"cut!完美!"导演兴奋地喊道,"温,你刚才的表情太真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