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太极殿。
朝会刚开始,御史周勉就出列弹劾长公主干预吏部考核,安插亲信。这正是五皇子一党的试探。姜雁冷眼旁观,注意到五皇子姜琮虽然表面不动声色,眼中却闪烁着志在必得的光芒。
"皇妹,可有此事?"皇帝转向姜雁,语气听不出喜怒。
姜雁从容出列:"回父皇,儿臣确实举荐了几位官员,但皆是按才录用,绝无私心。"她取出一份奏折,"这是儿臣整理的举荐名单及各人政绩,请父皇过目。"
皇帝浏览奏折,面色渐缓:"朕看这些人选确实得当。周爱卿,你有何话说?"
周勉额头冒汗:"这微臣只是风闻"
"风闻奏事,非御史之道。"姜雁冷冷道,"倒是本宫近日听闻户部盐税账目有异,周御史既为言官,为何不查?"
朝堂上一片哗然。户部尚书杜文晋立刻出列辩解,声称盐税账目清清楚楚,绝无问题。
"是吗?"姜雁轻笑,"那为何三月份扬州盐税入库数目,与地方上报差了整整三万两?"
杜文晋脸色大变——这正是太子一党暗中截留的数额。
皇帝敏锐地察觉到异常:"雁儿,此事当真?"
"儿臣不敢妄言。"姜雁呈上另一份奏折,"这是扬州刺史密奏,与户部存档对照,请父皇明鉴。"
太子姜玧站在一旁,脸色阴晴不定。他没想到姜雁会突然难,更没想到她竟掌握了如此确凿的证据。
朝会最终以皇帝下令彻查盐税告终。杜文晋被暂时停职,周勉因"风闻奏事"被罚俸半年。姜雁大获全胜,却无喜色——她知道这只是开始。
退朝后,五皇子姜琮在长廊拦住了姜雁:"皇姐今日好手段。"
姜雁淡然一笑:"五弟过奖。本宫只是尽臣子本分。"
"是吗?"姜琮眯起眼,"皇姐近来收的那位谋士,似乎很有些本事。不知能否引荐?"
姜雁心头一紧,面上却不显:"不过是个懂些诗书的病弱女子,哪有什么本事。"
"病弱女子能在一夜之间找出户部账目破绽?"姜琮意味深长,"皇姐可要小心,别被有心人利用了。"
"多谢五弟关心。"姜雁冷冷道,"本宫自有分寸。"
回到公主府,姜雁直奔听雪轩。申珺正靠在窗边软榻上读书,脸色仍苍白如纸,但精神好了许多。见姜雁进来,她放下书卷欲起身行礼。
"别动。"姜雁快步上前,"感觉如何?"
"好多了。"申珺轻声道,"朝会还顺利吗?"
姜雁在她对面坐下,将朝堂上的交锋一一道来。说到五皇子最后的威胁时,申珺眉头微蹙:"他盯上我了。"
"不必担心。"姜雁语气坚定,"在公主府,没人能动你。"
申珺摇头:"殿下,五皇子比太子更危险。太子贪权但愚蠢,五皇子却心思缜密,善于隐忍。"
"我知道。"姜雁沉吟,"但眼下我们最大的威胁仍是太子。你父亲查到的那些证据"
申珺猛地抬头:"殿下怎么知道?"
"你高烧时说漏了嘴。"姜雁直视她,"关于密信,太子通敌的事。"
申珺手指攥紧了被角,指节泛白。良久,她长叹一声:"先父确实查到太子与北境戎狄暗中往来,以军饷换取对方退兵,制造自己退敌有功的假象。御史府大火前,他已将证据藏好,只有我知道在哪里。"
"在哪里?"姜雁急切地问。
申珺却摇头:"现在还不是取出的时候。证据一旦现世,太子必会狗急跳墙。"她顿了顿,"殿下,我有一事相求。"
"但说无妨。"
"请殿下加强对北境的监视。"申珺声音低沉,"我怀疑太子不仅贪腐,还可能谋反。"
姜雁倒吸一口冷气。若真如此,事情远比她想象的严重。
"我会安排。"她郑重承诺,"你安心养病,这些事交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