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本宫与太子将留驻清平县,直至所有犯人尽数落网,自然,凡有冤案者,可击登闻鼓,不论何时何事,本宫与太子皆在此,定还百姓一个公道,望诸位广而告之!”
“退堂!”
众人目睹长公主杀伐果断,皆惊恐万分,待回过神来,皆跪地高呼:“恭送长公主,太子殿下,长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此次,多了几分敬畏与钦佩。
经此一日,“清平公审”逐渐传开,人人谈及嘉宁长公主,皆会忆起清平县公审一案,痛心之余,亦为姐弟二人的果敢手段所折服。
当然,此乃后话。
经此一场公审,清平县仿若遭受狂风暴雨的洗礼,虚假的宁静被一再的撕开。
县衙后院,长公主端坐于书房内,眼前的桌上摆满各类文书和名单。
以王峤为的巡检司得了长公主和太子的命令,马不停蹄地搜寻调查。
从那些交易账册、呈堂罪证入手,一一搜捕、抄家,将从那些人府中搜出的所有孩童聚集一处,依据这些孩童提供的只言片语,进行登记造册。
与此同时,告示一经张贴,众多百姓便涌向县衙,有人前来认领自家走失的孩子,那一声声或悲或喜的呼喊和重逢的泪水,令县衙内的气氛凝重而又充满希冀。
但大多前来登记走失孩童的百姓,面临着的则是期待与失落的交织。
“七百一十八名,如今仅找回两百人?”
三到四年间,仅账册上张员外的名字就频繁出现,这些人……每人手中又背负着多少条人命。
另一边,太子带人开始着手梳理清平县的政务,从户籍到田赋,从水利到治安。
云锦瑜紧紧握着手中的账目,粉饰得越多,内里就越腐朽。
所谓的宁静祥和,不过是被欺压惯了,即便有人察觉到异样,也佯装不知罢了,这些人,着实死有余辜!
现今全县皆张贴着孩童画像,公审中幸存的官员和小吏们亦奉长公主之命,着重前往各个偏远村落和山区探寻。
在劝说鼓动之下,自困苦之地前来登记和认领的百姓源源不断。
云锦若立于县衙门前,一个个铁笼中关押着那些交易之人,日复一日,数量渐增,任其在大街上哀嚎求饶。
见她现身,笼中有人立马站起来高呼:“求长公主饶命,求长公主饶命啊!”
“我等皆是受那冯圳蒙蔽……”
“那冯圳以权势压人,我等实不敢不从,长公主饶命!”
“我家中尚有妻儿……”
若说其壕无人性,却心疼自己的家眷子女,若说有,那些无辜的孩童又算什么。
何其荒谬。
云锦若紧闭双眸,脑海中浮现的是这几日那些前来探寻的已为人父母者,一幕幕,满是希望与绝望交织的面容。
“这六个铁笼,都是在那冯圳的别院中抬过来的,用来做些什么,想必你们清楚得很。”
喜欢长公主的心事:丞相可解请大家收藏:dududu长公主的心事:丞相可解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