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少爷,您回来了。”
路过的仆人向杨林行礼。
李凡一进入杨府就感到了不对劲,整个杨府好似被一股黑气笼罩,这是极凶之兆。
李凡面上不动声色,随杨林继续前行。
杨府很大,府内装饰并不华丽,但却清秀小巧,内行人看来反而处处都有玄妙之处。比如眼前走廊上的雕花,如果李凡没看走眼的话,应该出自名家之手。
看来杨府也不简单。
杨林似乎看出了李凡的疑惑,主动解释道:“仙长,家父曾在朝中为官,官至御史,现在是退休还家,颐养天年。”
原来如此。
“既然令尊曾在朝中为官,那应该也知道一些修仙之人的事,为何不去求五大宗门呢?天水城中就有五大宗的分支。”李凡有些疑问。
“仙长说笑了,虽然我父曾在朝为官,但御史也很难接触到仙道中人,虽然也认识几位仙道中人,但都不在天水郡,远水解不了近渴,只能就近在天水郡寻找。”
确实,虽说这里仙道昌盛,但普通人还是很难见到修道中人。
在杨林的指引下,李凡来到一座大堂。
杨林一边派人去请他父亲过来,一边派人上些饭菜。
很快,厨房就上了将近十道菜,李凡赶了一天路,也确实有些饿了,就和杨林吃起来。
“哼,又来一个酒囊饭袋!”
门外传来一道声音,只见有三人进来。
当前一人,一身华服,花白的头梳的一丝不苟,古板的面容上似笑非笑。
正是此间院子的主人,杨府杨书恒。
身后跟着两人,一个和尚,一个道士,是杨林所说前几天过来的有本事的人。
这个声音就是大和尚所说。
“父亲。”
杨林起来见礼。
“我和这位仙长赶了一天路,就先吃些饭。”杨林替李凡解释道。
老者并未理睬杨林,对着李凡问到:“这位道长来自何处?可对我家中之事有所了解。”
李凡心中暗自赞叹,据他观察,杨府中事情不小,且到了极为严重的地步,但杨书恒依然镇定自若,并没有病急乱投医。
“杨大人,贫道李凡,来自清风山白云观,外出云游,增长见识。”
“没听说过,看来也是个野门野派。”
大和尚继续出言讽刺,李凡有些奇怪,为什么这个大和尚会对他有敌意。
而旁边那位年轻的道士则一言不。
杨书恒也是见过大世面的,并没有对李凡有轻视之意,反而让李凡先吃饭,两人边吃边聊了起来。
杨书恒不愧是做过大官的人,见多识广,让人如沐春风。
而李凡也并不怯场,不说前世的记忆,单单清风宗中,虽然内门多是修仙典籍,但是在外门中可是存了好几十库的凡间书籍,莫说魏国、南域,就是中域,西域那边的情况也多有记录。上至古老传说,下到市井杂谈,在清风宗的藏经阁中都可以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