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手持那枝在寒夜中折下的朱砂梅,红梅映雪,暗香浮动,却在她手中透着一股凛冽的锋芒。她未乘步辇,裹着厚实的狐裘,踏着尚未清扫的积雪,一步步走向咸阳宫。小豆子捧着盛满清水的上好青瓷瓶紧随其后,阎乐则如一道沉默的影子,不远不近地跟着。
咸阳宫的书房,灯火通明。嬴政并未在处理政务,而是负手站在巨大的羊皮地图前,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关中的山川河流,手指偶尔在几条水脉上划过。郑国渠虽成,但如何使其效益最大化,惠及更广袤的土地,依旧是他心头萦绕的问题。
“王上,太后求见,献梅。”寺人小心翼翼地通禀。
嬴政目光微凝,从地图上收回,转身。冕旒玉藻轻晃,遮住了他眼底一闪而过的探究。“宣。”
李薇步入殿内,暖意扑面而来,与殿外的严寒形成鲜明对比。她将手中的梅枝恭敬地呈上:“章台宫朱砂梅初绽,风骨清绝,暗香幽远。哀家感念王上赐梅之恩,特折下最盛一枝,献与王上,愿此梅之坚韧清冽,常伴王上左右。”姿态恭谨,话语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她献上的,不仅是梅,更是她此刻“有用”的姿态。
嬴政的目光落在那枝红梅上。深红的花瓣在殿内灯火的映照下,如同凝固的血色火焰,清冽的香气幽幽散开,确实压过了殿内惯有的熏香。他并未立刻接过,而是审视着李薇。她低垂着眼,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鼻尖微红,似乎是冻的,但脊背挺直。
“有心了。”嬴政终于开口,声音平淡无波。他抬手,示意寺人接过梅枝,插入小豆子捧着的青瓷瓶中。红梅入水,更添几分鲜活。
“王上日夜操劳国事,哀家闭居章台,无以为报,唯愿此梅能稍解案牍劳形。”李薇继续说道,姿态放得更低,话语却开始转向正题,“前日韩夫人送蜜,哀家心感其意,然思及盐务未靖,陇西转运新制推行伊始,恐生波折,不敢懈怠。哀家近日翻阅旧籍,偶得一法,或可助郑国渠之水惠及更远旱塬……”
她巧妙地避开了“蜜罐藏锋”的凶险,将话题引向嬴政此刻最关心的水利民生——郑国渠的后续利用!这是最安全的“有用”领域,也是最能引起嬴政兴趣的切入点。
果然,嬴政的注意力被吸引:“哦?何法?”
李薇心中微定,知道第一步成了。她微微抬头,眼神清澈而专注:“哀家称之为‘翻车’或‘龙骨水车’。其形如巨大木轮,斜置水边,以人力或畜力(甚至水流自身之力)驱动,轮周装设刮板与水斗,可将低处之水逐级提升至高处的沟渠,引水上山,灌溉塬上之田。若于郑国渠沿线关键节点设置此车,则原本渠水难及的旱塬高地,亦可化为沃土!”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空中比划着简易结构。
这是水车概念的延伸应用!从单纯利用水力做功(如捣浆),到主动提升水位用于灌溉!其意义,远大于章台宫里的自用捣浆水车!
嬴政的目光瞬间锐利起来。他盯着李薇在空中勾勒的无形图样,脑中迅构建着翻车运作的场景。关中平原,沃野千里,但仍有大片高地因缺水而贫瘠。若此法可行……其利,何止万顷良田!
“详细道来。”嬴政的声音沉了几分,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
李薇精神一振,立刻将自己构思的翻车结构、传动原理、选址要点等,条理清晰地阐述出来。她刻意强调了几个关键的技术难点,如刮板与水斗的密封性、传动结构的坚固性、以及选址对水源稳定性和地势落差的要求,显得既懂行又务实,没有丝毫浮夸。
“……此车若成,可解高地灌溉之困,增粮何止百万石!然其构造精细,需巧匠反复试验,选材亦需坚韧耐水之木。哀家斗胆,请王上拨予公输家巧匠数名,木材若干,于郑国渠畔择一小段试制。成与不成,皆为大秦水利积累经验。”她最后提出请求,姿态谦恭,但目标明确——要人、要资源,去实践!
嬴政听完,沉默了片刻。殿内只有烛火偶尔的噼啪声。他的目光在李薇沉静而充满期待的脸上停留片刻,又转向那枝在瓶中静静绽放的红梅。坚韧、清冽、于寒冬中带来生机……眼前这个女人,似乎也带着这种矛盾的特质。
“准。”嬴政终于开口,言简意赅,“所需匠人、木材,由少府监调拨。试制地点,由郑国选定并督造。一应进度,随时报寡人知晓。”他顿了顿,目光如电扫向李薇,“若成,记你一功。若不成……”
“若不成,哀家愿领失察之责,自请削减用度,以儆效尤!”李薇立刻接口,斩钉截铁。她知道,这是她主动争取来的机会,也是嬴政给她划下的新界限——水利,是安全的“有用”。
“嗯。”嬴政不再看她,重新将目光投向巨大的地图,手指点向郑国渠上游一处标注着旱塬的区域,仿佛已经开始规划翻车的布点。
李薇恭敬告退。走出咸阳宫,寒风凛冽,她却觉得心头一片火热。手中虽空,但那枝梅,已然为她敲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舞台的门。冰河之下,暗流涌动,而她,正努力将这股“有用”的暗流,导向嬴政最需要的地方。
喜欢大秦太后摆烂指南:始皇带我飞请大家收藏:dududu大秦太后摆烂指南:始皇带我飞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