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新纳兰小说>颠覆世界什么意思 > 110120(第3页)

110120(第3页)

这本该是个简单的过程,可偏偏异常入侵前,神明沉睡,信仰缺失,各类神系知识断层。

直到异常降临,神明才开始逐渐复时。

人类不得不通过探索遗迹和圣地,重建失落的神话知识。

经过多年努力,大多数神系已经恢复。

像希腊、北欧这样神明数量少、形象鲜明、称号简单的神系,几乎闭着眼都能认对。

可原主信仰的华夏神系不同。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神话体系更是复杂无比。

她随口就能说出天庭体系、地府体系、封神体系、洪荒体系……

至于封号,更是复杂了,一位神明可能有十几个封号,甚至还有讳称。

文化断层导致大部分史料都已经遗失,剩下的记载互相矛盾,真假难辨。

更别说,还有反噬的风险。

一旦唤错神明,轻则召唤失败,重则反噬丧命。

谁还敢拿自己的命去赌?又不是没有现成好用的神系。

于是这个原本最为强大广博的神系,因为体系过于庞大、圣地难寻,反而成了最弱势的存在,信仰者寥寥无几。

原主上次考卷里倒是召唤出华夏神明,却是同时出现了五条神龙!

虽然气息强大但身形模糊,原主还必须从青龙、黄龙、雷龙、应龙、烛龙中认出它们的真身。

时叙:……难为孩子了。

在神话记载大量缺失的情况下,原主能认出来才怪。

不过……

时叙不一样,十年寒窗,她几乎将所有华夏神话相关的典籍都研究了个遍。

而现在,这些知识都完整地保存在她的脑海中。

就拿分辨龙族来说,光是看外形是不够的。

得知道应龙能兴云布雨、助大禹治水,斩杀无支祁;

烛龙睁眼为昼、闭眼为夜,能呼风唤雨、照亮幽都;

青龙为四象之一,对应东方七宿,为祥瑞之兆。

她有点惋惜,要是让她赶上那次考试就好了,认出五条神龙可是能至少获得五个神技!

青龙镇守东方,对应春季,或可得万物生长之能;

雷龙掌雷霆,或可习雷法;

应龙兴云布雨,或可得控水之术;

烛龙更是概念性神龙,传说中它能够掌控时间,甚至看破虚妄。

若能召唤,说不定能获得时间回溯的神技?

可惜了!

正想着,办公室的门开了。

裹挟着一股清冽的空调冷气,班主任的声音传了出来:

“时叙,进来吧。”这个夜晚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不眠夜。

关于布罗汉斯峡湾红龙海怪出现在淮江的事件以及相关视频早就层层上报,专注于研究深海生物的学者们靠着卫星通讯艰难地开完了会议,他们讨论出结果:

通过视频可以看出,这只海怪的形象更类似于“筐蛇尾”,这是一种棘皮动物,形象如蛇发女妖美杜莎的头部。

它显然有一个作为主体的核心,第一次出现在人类面前,被当成“红龙”龙头的部分,其实只是它触手状的腕足,而腕足上还长有腕棘,呈倒钩状捕食其他动物。

然而这只是相似之处,红龙海怪与“筐蛇尾”的区别极大——

“按照它在淮江表现出来的体型特征,可以推测出当我们第一次在布罗汉斯峡湾观测到它时,它的体长应该在2000米左右……但两个小时前,卫星在伯特海湾看到了这头浮出水面的‘红龙’,它的体型又变大了,体长很可能已经超过了2500米。它成长的速度太快了,这根本不合常理……”

“还有它外显的骨骼,结构异常的瞳孔,呈现海洋生物特性的触手……”

简直像个胡搞一通拼凑起来却能运行的奇葩软件。

这头海怪并非龙形,但为了便于称呼,人类给它的代号依旧是“红龙”。

“难道现在陆地上那些变异的生物就很合理吗?显然‘红龙’侧面证明了一切变化都从海底而起,我们不知道海底有什么,但海洋生物的变化远比陆地生物要大——我们得做好海洋生物某天上岸的准备!”

“这是不是有些太早了……”

“不,”有人提出明确的反对意见,“海洋生物上岸,总要有目的:要么是为了食物,要么是为了更便于获取食物的环境。对大部分海洋生物来说,海洋里的资源比陆地要更丰富,而且生活在海中比陆地更方便——”

海怪是在海中才是海怪,一旦到了岸上,人类的一些重武器就能更好地对付海怪了。

“它又没有人类的思维,怎么可能特地往岸上跑呢?”这位学者开了个玩笑,但也承认,“大体型的生物往往也意味着智慧和寿命的增长,它虽然不是人类,但它的智慧很可能不低,所以,我猜测它正是为了那条鱼,才一路追杀到淮江。”

可能是狩猎,也可能只是撒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