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新纳兰小说>她说不可以 莫芒 > 第52章(第2页)

第52章(第2页)

她当然愿意去,这本来就是张鹏和她透露的。她没有立刻答应,装模作样地将眼珠子转了转,似是想了想,征求了李隆的意见,才应下来。李隆又说,这段时间柳明丽需要同时兼任两边的工作:项目上的工作要干,人力培训的事情也要做,直到六月张升回来。

柳明丽知道这是交换条件,她想了想,也答应了下来。打两份工意味着双倍的工作量,但目前别无他法,她自己选了这条路,总不能第一关就被吓跑。和领导的谈判是一种博弈,利益要自己谈来,但也要懂得以退为进:李隆让她走,要她交接完毕才能走;她愿意承担着双倍工作量,但需要把她的组织关系尽快转出去。

李隆沉吟半晌,说:“我建议先不要转。从人力转出去容易,再换回来就难了。万一你在那边不适应呢?还能有个退路。”

李隆说的不无道理。这是一招险棋,像柳明丽这样没有背景的人,出人力简单,再回人力就难了。要怪就怪李隆的调任太过于突然,柳明丽压根没有充足的准备时间,他要是等几个月,至少柳明丽充分调研、找好下家、考出职业资格证,他再走,柳明丽压根不慌。

可集团调任说是风就是雨,导致她现在箭在弦上不得不:要是现在不转,新领导来,一招天子一朝臣,她还能走吗?

她低头不语,李隆说:“这样吧,我等下和伍部长说下你要去他们党支部的事。之后你去和他聊聊。如果你坚持要转,记得在我调任的前一天告诉我。”

-

今天柳明丽的工作效率其实极低。调岗的事情没定下来,她有些心神不宁。偏偏今天李芳很闲,端了咖啡在办公室四处闲逛,和同事聊天逗笑,又转到柳明丽工位前,夸她今日胸前这枚胸针很好看。

柳明丽说“谢谢”。李芳忽然低身下来,和柳明丽耳语:“李部长要走的事你知道了吧。”

柳明丽不动声色。

李芳如同闺中密友一般和她推心置腹:“你不说也没事。我俩悄悄说,我听说要来的那位领导年轻有为,但是——”李芳声音又低了两度,“很鸡血。自己拼命不要命的那种。”

柳明丽配合地瞪大眼睛,她大概知道李芳和她说悄悄话的意思了。

李芳叹气:“唉,怎么办,新官上任三把火,会不会把我俩给烧死。”

她用了“我俩”。

柳明丽还是第一次从她口中听到李芳把她和柳明丽划到了同一个阵营。且不说柳明丽已经是要走的人,就算她不走,她也不打算和李芳抱作一团孤立新来的领导。起初同仇敌忾后面背刺一刀的事儿太多了,拿着队友的脑袋去献投名状也太多了。

她和李芳本来关系也没见得多好。

更何况,她又不是傻子。

:。

但此刻,柳明丽很配合地张大嘴巴,表达更进一步的惊讶。

李芳推她:“你老和我玩儿表情包干嘛。你就没一点反应吗?”

柳明丽傻笑道:“你消息比我灵通,我等着你说呢。”

李芳拉下脸:“没劲。我都和你说心里话,你还防着我。”

柳明丽难为情:“我真不知说什么好。”还一脸淳朴地安慰李芳,“就算李部长要走,他肯定也会安排好我们,不用担心。”

李芳见她不上套,还不死心,试探道:“公司人力现在就我俩是老员工了,我们是要和新领导搞好关系,但是也要学会向上管理……”

话说到一半,柳明丽的手机忽然响了,她一看,抱歉地打断她:“不好意思芳芳,我有点事儿,先出去一下。”

-

是伍峰南给她消息了。

李隆和伍峰南说过后,柳明丽联系了伍峰南。恰逢伍峰南在外开会,说晚点回了公司联系柳明丽。一个下午柳明丽都在等伍峰南的消息,终于在4点38,等来了他的信息。

-

伍峰南的办公室就在隔壁。

策划部门的布局与人力资源部截然不同。南面,工位如星辰般紧凑地排列,仿佛一座忙碌的微型城市;而北面则是一片开阔的空间,岛屿式的休闲沙随意放置,旁边分列两排书架,空间自由灵动——林薇说这里是他们的创意工坊。部门老大伍峰南的办公室在工位尽头,外面是会客室,里面是他的办公室。

柳明丽在会客室见到了伍峰南。

桌上有一套自动茶具。伍峰南洗了茶具,和柳明丽说:“泡点绿茶喝,行吗?”

柳明丽笑道:“可以的,谢谢伍部长。”

伍峰南熟练地倒水涮杯:“这一天天真是忙,脚不沾地。中午你联系我的时候我正在城北那个项目上,结束后又去市局开了一下午的会,等下——”他看了看表,“二十分钟后有一波客人来,所以柳老师,咱们抓紧时间。”

有话直说、从不啰嗦,是伍峰南的一贯作风。柳明丽帮忙烧水,笑说:“感谢伍部长百忙之中抽空见我。我其实也没什么事儿。上午李部长和我讲了调到城北空港产业园做党支部书记的事,我想这项目不是您这边的么,赶紧来认个门。”

伍峰南散了一小戳茶叶进去:“是的,我们李瑶马上休产假了,这个项目挺大的,需要一个人来顶替她的工作。不过我挺突然的,你现在是李部长的得力干将,他怎么舍得让你屈居到项目上?”

“可不能这么说,”柳明丽忙道,“这可不是屈居,是学习。伍部长

,我也是个直肠子,我实话实说,我还挺想到项目上锻炼的。我自己在准备咨询师的考试,去年就开始看书了。一方面这是响应公司的政策导向,到生产一线去;另一方面,我也真的对这个感兴趣。”

伍峰南扬起半边眉毛,显然对柳明丽的最后一句起了兴趣:“你喜欢干这个?”

柳明丽点点头。

伍峰南问:“你大学学的什么专业?”

柳明丽道:“工商管理,辅修了一门英语。”

“那和我们部门完全不相关嘛。”伍峰南大笑。

“大学的东西只是通识教育的,现在我在建投工作七年了,人力的岗位让我接触了公司的方方面面,说是信息汇集地也不为过。技术我现在确实不精通,但是综合来讲,我可能比较有优势。”

柳明丽放下茶壶,身体微微前倾:“我确实没有技术背景,但过去七年经手过建投68%的人员调配案例。不知道您还记得不,四年前机场高项目罢工事件——当时我在三天内协调法务、工会和劳务公司,靠的不是专业证书,是对各部门决策链和人员性格的熟悉。”

伍峰南对这事儿有印象,那年暴雨冲垮临时板房,是人力部连夜从邻省调来救援队。

“我现在确实看不懂结构施工图,但能看懂这个。”她点开人力系统后台,筛选出城西项目组人员分析表,“王工连续三个月,上周体检报告显示心肌缺血;李工在项目管理系统里的任务完成率从98%暴跌到63%,因为他妻子正在闹离婚——这些数据背后的问题,可能比技术缺陷更容易导致项目崩盘。”

伍峰南不动声色地听着,嘴角扬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您需要的是能在技术之外兜底的人。”柳明丽关掉屏幕,“当技术团队在攻坚克难时,我可以解决这些——”她掰着手指列举,“劳务派遣纠纷、跨部门资源争夺、员工突心理危机、政府突击检查的应急预案,以及……”她顿了顿,“把技术成果包装成甲方爱听的故事——毕竟进公司的前三年,我帮建投所有部门润色过年终总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