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
张加一看了一眼棺材内部,发现在距离棺材边缘七八公分高的地方,似乎有一层液体,随着棺材的挪动,在轻轻晃荡着。不过这层液体很脏,无法看清是什么物质。
“水银,是水银。。。。。。”
“怪不得那么重,整整一铜棺全是水银。。。。。。”
李教授正拿着一根木棍,在棺材里搅拌着。
水银学名叫做汞,史料中多有记载,古人道家用此炼丹以求长生,虽然水银的确可以药用,可杀虫,攻毒,治疥痹,恶疮等疾病,但是对身体的危害也是极大的。
曹操看来也是笃信所谓的道家理论,相信尸身泡在水银里可不朽不腐。
李教授说道:“水银见了空气,会很快挥发掉的,并且在气体中也有剧毒,大家互相检查一下防护服气密性。”
所有人相互确认防护服气密性没问题后,两名工作人员戴着长及肩头的皮手套,开始将棺内的水银小心的舀到几个桶里,这些水银稍后都会被送去研究化验,以验证两千多年前水银的制作工艺。
随着一瓢瓢水银被从棺内舀出,铜棺椁中的物件也逐渐浮现了出来。
“这是什么东西?”
李教授透过氧气罩上的玻璃,看到一具尸体浮现了出来,不过通体惨白,手指看上去硬邦邦的。
“金。。。。。。金缕玉衣?!”
李教授口中发出一声惊呼,要不是张加一及时扶了一把,整个人都掉进了铜棺上。
“加快点速度,这具古尸有金缕玉衣的保护,应该并没有腐朽。。。。。。”
从话中能听出,李教授这会很激动,就差自己亲自去做清理水银的工作了。
水银有防腐的功效,而玉器同样有着保鲜的作用,两者结合在一起,就可能会是一个大发现了。
金缕玉衣也称之为“玉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
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级的象征,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和“铜缕玉衣”。
在1968年的时候,金缕玉衣出土,让我们第一次认识到古代还有这样的东西,当时轰动了国内外的考古界,无数国内外的学者纷纷赶到河北,对这件稀世珍品进行了科考工作,我国也是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考古的实践经验才得出,金缕玉衣具有一定保鲜作用。
现在这具棺内已经显露出来的玉片间隔中,用肉眼就能看到那微微还泛着金色光泽的细线,就是向在场的所有人宣布,这是一具金缕玉衣!
随着棺内的水银不断被舀出,那具穿着金缕玉衣的尸体,更多的呈现在了众人面前,最初看到的是他的腹部,高高的隆起,而现在,胸口和双脚也都已经露了出来。
“头部带了面具。。。。。。”
一直紧盯着棺内金缕玉衣的李教授,突然喊了一声,露出水面的尸体头部,赫然金光闪烁,居然是一个黄金面具。
这个面具并不是很大,只遮掩到尸体的鼻子部位,但是面具上雕刻着极其繁琐的花纹,整个面具密密麻麻的全是各种纹路。
李教授探出身体,拿了一下,很轻易的就将面具给拿了下来。
“国宝,国宝啊,比湖北三星堆出土的黄金面具还要精致。。。。。。”
李教授恨不得将手套摘下来,直接抚摸在面具上。
“让上面准备好工具,要将这具金缕玉衣运到安市的实验室里,让外面的直升机准备。。。。。。”
在见到金缕玉衣和黄金面具出土后,李教授马上安排好后续的一切。
还不是因为条件限制,不然这么大体积和重量的铜棺椁,李教授都打算现在完整的运出墓葬的。
上面的人效率是非常高的,半个多小时之后,一架直升飞机将众人小心翼翼放在一个装满了冰块袋子里的金缕玉衣连同里面的尸体,给运往安市的实验室。
而此时的墓葬里的水银蒸汽,也在大型风扇的作用下基本上都挥散开了,众人开始清点铜棺椁内的物件了。
两千多年前的水银在见到空气后,很快的都流失挥发了,在棺椁内,显露出来了厚厚的一层陪葬品。
随着众人清理工作的进行,一件件器物被从棺椁内拿了出来,有金银制品,代表着吉祥寓意的动物陶俑,而最多的,则是玉器。
玉璜、玉佩、玉人,形形色色的玉器,在地上的白布上摆的满满当当的,由于水银的保护,这些玉器宛若新玉一般,没有任何出土的痕迹。
而最让人吃惊的物件,则是一把七星短刀,短刀长不过二指,但是极其锋利,应该就是曹操当年刺杀董卓用的那把,估计后来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曹操手里。
这七星宝刀刚刚出土,就被李教授装进特制的袋子密封好并抽干了袋子里面的空气,按照他的话说,出土铁器会发生质变,要这样处理好。等拿到实验室再进行后续的处理。
“小心点,这是陶俑。。。。。。”
“这块玉可是上好的羊脂玉啊。。。。。。”
一件件文物出土,让工作人员传出阵阵惊叹声,里面甚至有一套十六件,只有拇指大小的彩色迷你陶俑。
这些陶俑所代表是帝王的御厨们,有割肉做菜的,有淘米蒸饭的,还有一个陶做的水井,井边有陶人在做着取水的动作。
虽然这些陶俑体积极小,但是面部表情却是刻画的惟妙惟肖丝丝入扣,简直就像是缩小了的真人一般。
张加一看了不禁感叹:“古代的工匠手艺真是鬼斧神工啊”
铜棺内本来还是有些纺织品,不过在水银被舀出的时候,那些纺织品随之就化掉了,沾粘在棺内各处,一坨坨的很难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