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昭一路顺畅出了宫门,走了一刻钟才到闹市,顺手给自己买了根糖葫芦,慢悠悠地朝书铺走去。
糖葫芦裹了一层冰糖,被咬得“嘎吱”响。
上一次在京城吃糖葫芦,还是在三年前。
书铺在街边的转角处,正值午时,艳阳高照,行人也少。
江昭踏入书铺时,谢砚白正端坐在案前,望着手中的算盘,温和的脸变得凝重起来。
她双手抱臂靠在门框,看了一会,接着用手里的糖葫芦吃完留下的细棍,指了指账本。
“算错了。”
谢砚白闻声抬头,望着江昭吊儿郎当的模样,继续低头,将她指出的错改正。
江昭依旧靠在门框上,咂咂嘴。
“今日生意怎么样?”
书铺她负责采买,盈亏都由她一人负责,谢砚白负责售卖,打理店铺。
所以平日里的收益,江昭还得问他。
谢砚白将手中账本核对完,满脸复杂地递给她,紧接着从抽屉里取出一小盒银子。
或许是所见之事过于震撼,他脸上露出难以名状的神色。
“你们京城贵女,都爱看此等话本不曾?”
那一盒银子,粗略有两百两。
写话本的文人为了感谢她将自己从大理寺捞出,表示愿意与江昭永久合作,收费都比三年前低不少。
江昭看得两眼光。
“其实男的也看。”
她当初在醉花楼,就有见过几天小馆手中拿着话本。
“……”
谢砚白两指曲起,在鼻骨两侧轻摁。
“那倒是口味独特。”
至少他不会看。
江昭将银子收好,还不忘安慰他。
“放心吧,谢砚白,你长得不错,若是中了状元被众人熟知,我保证,最多一个月就能上你的话本。”
她甚至想着要不要提前让文人开始写。
谢砚白难得黑下脸来。
“不用了。”
江昭急了,多好的商机,说不要就不要了?
“相信我,肯定能赚钱!”
谢砚白不置一词。
她讨价还价。
“那…银子二八分?”
也算是形象损伤费。
谢砚白沉思片刻,“三七。”
若是按照今日话本的火爆程度来看,他能赚不少。
江昭咬咬牙。
“行,不过我七你三!”
毕竟话本若是卖不出去,可是亏她的银子。
谢砚白掀开眼皮瞥了她一眼,点头应下。
“行,不过你要多进货几册,版本也多一些。”
他顾虑颇多。
“倒是这书,记得不准卖给我母亲和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