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新纳兰小说>农家幼崽竹马日常by秃了 > 第38章 挑唆(第1页)

第38章 挑唆(第1页)

太阳炙烤着乡野大地,鞋底薄薄一层踩着石子都发烫,李瑜后脖子都被晒红了,微微弯着似被日光压倒了。

三个孩子原本也晒蔫儿了,但大人回来后又满满活力,走路都连蹦带跳的,同样的李瑜也觉得轻快不少。

要过河的时候,虎仔没和他们一道,而是沿着河边朝大黄村跑去了。章小水想喊虎仔,章峥捏住他嘴巴,“管他干什么。”

章小水见虎仔一路蹦啊跳啊开心的很,丝毫不嫌河边石子咯人烫脚,对,虎仔可生猛了,出门没穿鞋子赤着脚的。

章小水听章峥的不管虎仔了,等着他爹先过河再接他阿爹,时不时问李瑜累不累,渴不渴的,还想给李瑜捏肩膀。两孩子一身汗兮兮的,额头几缕头发都黏糊在脸上,脸颊都晒的红扑扑。李瑜不要孩子等他,叫孩子们去河里泡泡澡,叮嘱只能在浅水区。

在河边长大的孩子自然不用教的。即使章小水这么强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也知道那看起来绿幽幽不见底的水潭会吃人。平时李瑜还会讲河瘫鬼故事吓唬,导致孩子从河边路过都心惊胆战,生怕水潭里爬出来个东西扯裤腿呢。

他们过河这里,这段河流平缓,最深的水也只到孩子腰间。所以还是放心的。

两孩子也热的不行,还没走近河边时,那吹来的凉爽河风把他们魂都勾的飘了。想去又舍不得离开大人以及大人的背篓,但李瑜让他们去河里玩,到底是玩心战胜了好奇心。

两孩子牵着手欢呼跑着,唰唰踏浪入水,河水迎击而来没入膝盖,章峥凉爽的浑身一哆嗦,那哆嗦从他的肩膀蔓延至手背,传到章小水的手心,他也跟着哆嗦了下,深深吸了口凉气爽的头皮发麻。

河水的白白浪花还咬着他们脚指头呢,两孩子嘻嘻哈哈的笑,越往河中走阻力越大,但两孩子紧紧牵着手,走的越发起劲了儿。

河面上游荡着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山绿水,午后岸边柳树蝉鸣懒得张嘴了,清爽可人的河风一吹就哼哼唧唧的叫两声。

李瑜见孩子们玩的开心,也不自觉笑着,白天的水可真清澈欢快,无忧无虑的流淌着。

李瑜见两孩子找到一块石头匍匐河底抱着石头,龇牙咧嘴的露出洁白细细的小牙齿,也不知道笑什么,两人眼睛都笑眯了。他交代孩子们别泡太久,然后就和章有银回去了。

他们俩刚回到院子,李瑜嘴角的笑意就淡了,和三位不速之客对上面了。

吴启河领着三人,一位身着黄衣,很明显是衙署里一般出外勤或专门跑腿传送指令的吏卒。另一位青衣模样精明的中年人则是里正下的里胥,专门负责一里的赋税管理收缴。还有一位长衫的读书人模样,是他们跟着里胥做的书手,负责登记抄写等活计。这些人都不是衙门三班六房在编人员,不过无一例外是一方富户。

吴启河热的一脸烦闷,看着李瑜呵斥质问道,“你们干什么去了?可让这三人大人好等,半个月前里正大人就把大家召集宣讲了赋税布告,明知道收税就是这两日的事情,还到处跑。”

吴启河说完还甩了下袖子,今儿难得穿了件靛青细麻长衫,和对面一身短打粗布的章有银形成鲜明对比。

他自认为说了一长串无法反驳的话,就等着李瑜给他唯唯诺诺道歉,但李瑜看都没看他,直接从袖口内兜里取出拇指大小的纸条。他将折叠的纸条小心展开,约莫手心巴掌大小,双手呈给了青衣里胥。

青衣里胥接过看着,李瑜道,“这天热,我早给我们村长程武说了,今天会去衙门户房自行完税,不劳烦里胥大人脚程的。”

青衣里胥看着纸条上的印戳,衙门抠搜的很,办公红纸拆了又拆,绝不浪费一点边角。这么小的完税证明文书,丝毫没考虑百姓弄丢了怎么办。反正他们里胥没看到完税书,是要收税的。

里胥看得有点仔细,章有银一直盯着他,好似怕他给吃了不还他们。在章有银要忍不住抢回时,里胥点头把完税书还给李瑜。一旁书手便在册子上,章有银名下一栏完税中画了个圆圈。

章有银松了口气,才没了刚才瞪眼要吃人的模样。

青衣里胥忍不住瞧他,谁说他是傻子的?傻子可不会这么紧张的。见章有银手里提着稻草拴着的猪下水,只是站了一会儿没动就有几个长脚苍蝇团团飞,那味道腥臭的恶心人,乞丐都不吃的,章家竟然吃这个腌臜物,屏住呼吸就走了。

吴启河没反应过来,这就走了?但隐隐觉得里胥并不高兴,连忙赶着追去。

李瑜见吴启河那样子,可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了。那次集会宣导时,里胥自己说的可以自行去衙门完税。这会儿专门把里胥找来,莫不是觉得里正给他家几百文,有油水可捞?

李瑜想了下没想通,脑袋有些累,脚也累,浑身都累,回屋里擦洗了下,孩子们早上煮的有粥,喝两碗填填肚子就午睡了。

披星戴月的早起忙活到下午才到家,李瑜这一沾枕头就睡的好,难得没有杂乱无解的思虑缠着他。

章有银轻手轻脚的把买来的米往米缸里倒,又把杂盐化水,用纱布过滤石子砂砾,再将盐水倒入瓮里烧干后收集在竹筒里。

又从灶膛里铲一大铲草木灰,把大小肠和猪肚泡在木盆里,里里外外先裹着草木灰吸吸腥臭味。

章有银一个人干活儿也有条不紊的,只是没干一会儿就跑去门缝盯李瑜,见李瑜睡的香,又傻呵呵的继续搓洗猪下水。

章家这午后过的安宁,吴启河家就一阵疾风骤雨。

赵丽花从镇上赶集回来,第一时间就看自己家的鸡棚。因为往常她一进门,听见她脚步声的大鹅没叫着欢迎她!赵丽花立马跑去一看,鸡棚里只到处飞的鹅毛,哪还有大鹅。

赵丽花连忙跑进屋里喊遭贼了,她吓得心慌,看见山子安安静静坐在屋里绩麻,质问山子怎么看家的,是不是又跑去玩了。扑面而来的压迫吓得山子手抖,他佝偻着脑袋委屈道不是,大鹅是爹自己捉了给里胥大人的。

这时候,吴启河也从村口送三位“大佛”回来了。

他一脸晦暗阴怒,赵丽花一看到他就吵吵嚷嚷,问他不是去章家捞油水,怎么来他家捞了。

吴启河烦的很,里胥带着人进村收人头税,会挑家境好的村民招待县里来的胥吏,少不得杀鸡宰鸭。吴启河想章家没有鸡鸭,但有精米和腊肉,于是请了这三尊大佛来了。他怎么知道章家会提着一笼猪下水来。那三人都是讲究人,一看到猪下水就恶心的想吐,哪还有心思吃饭。

可请神容易送神难,吴启河在里胥生气前,赶紧把自家舍不得吃的大鹅捉了送人。

赵丽花听了难受的捶胸口,“那大鹅一天一斤苞谷,七八斤重啊,都快生蛋了,这不得损失了大几十文啊。”

吴启河蹙着眉头道,“哭什么哭,遇到事情只知道哭,我自有我的打算安排,我又不是完全没问出东西。那李瑜平日里怪会做人情,背地里却没把人当人。”

“再说,史家兄弟一天没捉到,他章家有东西不就成了肥肉?真当山里都是那么好讨生活的?史家兄弟疯狠起来,连自己儿子都杀了吃,把人饿极了,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新仇旧恨一起算。”

吴启河一通话后,赵丽花也觉得有道理了,反正吴启河是有成算的。

吴启河想起这往事都有些后怕,当初逃难的时候,他就不该背后大声嚷嚷史家兄弟手里有麦麸,导致史家兄弟被群抢。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他只是想朝人家借点粮食,奈何史家人不讲情面,最后闹得大家都不愉快。

这会儿家里少一只大鹅就当破财免灾,让史家兄弟惦记别人家去。

吴启河说的时候,一旁山子听见门外有狗叫,他本想听他爹说什么,但知道这狗叫是虎仔在喊他,便趁机悄悄从堂屋溜出来。绕到他家门口时,从竹篱后探出一个脑袋,就见虎仔一脸的快哉满足的笑意。

山子惊讶的看着递在他手心的麦芽糖,舔嘴道,“哪来的?”

虎仔嘿嘿道,“买的咯。”

山子正想问,但虎仔扭头就见李瑜从他家上面路过,这可难得啊,但不是去他家的。虎仔有些惋惜。虎仔觉得章小水生的真好,有这么好的阿爹。虎仔这么想的时候,完全忘记最开始听见李瑜声音就吓得灰溜溜跑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