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新纳兰小说>农家幼崽竹马日常免费阅读 > 第201章 回村(第1页)

第201章 回村(第1页)

从四月到八月,捷报雪花般飞入京中,上到天子下到百姓无不喜气洋洋。

亢奋,期盼,国力日渐鼎盛的荣耀,充斥着京中的繁荣天空。

都在期待大军征服高句丽,期待这不朽功业的到来。

不少文人墨客已经吟诗作赋,庆幸自己能见证这一盛世功绩。

战火远离普通百姓,捷报也不能让他们多出来一碗饭。对于他们来说,这只是一年四季轮转,从春耕到秋收。

山狗村的姜又是一次大丰收,外地商队收姜的盛况,引得其他镇子的人赶来看热闹。

那骡子板车把山狗村、大黄村、小井村、梨花村等周围村子挤得水泄不通,比开春的庙会还热闹喜气。

这些村子为了商队路好走,还特意发动村民修补路的坑洼,现在都是平坦坦的好走。

张翠翠和田禾秀两家都卖了十四五两,家里鸡圈扩了一圈又一圈,下蛋的母鸡都有七八只。

屋里孩子都多,也都大了,过一两年都到说亲的年纪。

手里有点钱也不敢翻修屋子,仍旧挤着三间破烂茅草屋住着。

全村就他们两家还是十几年前的老屋子了。隐秘在一座座白墙青瓦里,一点都不起眼,只以为是谁家的偏屋茅厕。

被打趣多了,两家咬咬牙也决定修屋子。

之前不敢修,那是觉得手里银子花完了,担心来年又年景不好,哪里敢动银子。以前是饿怕了穷疯了,现在才守财奴的过日子。

村子里的人都放下手里的活计给她两家盖屋子。

就连李瑜也带着两个孩子回到了村里,之前两家给他家帮得人情太多了,必须得还。

村子里壮汉小子都不在,修屋子体力活,挖黏土、搅拌泥浆石灰、夯土墙、搭木架子盖屋顶等等,山狗村的女人也能上,但总归不至于。

李瑜出钱雇了修屋子的施工大队,工钱三十文一天,两家一起盖半个月,工钱四两五百文。另外,给两家每家十五两修房补贴。

王二郎沈三修屋子的时候也补了,张翠翠和田禾秀没想到自己也有。

激动得几天睡不着觉。

王二郎他们在城里开食肆铺子赚钱,待遇好是正常的。可她们两家只是帮着种地,还能有十五两的补贴啊。

吴启河给衙门干活都没他们钱多呢!衙门还不给修房补贴。

张翠翠和田禾秀觉得,这辈子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跟着章家,给他家干活。

同样都是干活,但是他们家就是有出路了。

果真是选择大于蛮干啊。

又无比庆幸,当年新朝成立时,他们没被忽悠往西北迁移屯军。

当时留下来,那也是看村子里几个能干人家都留着,所以他们也不走。

给她们修屋子的外村人也羡慕得不得了,从来没见过这么大方的主人家。

谁了看不眼热啊。

听说儿子们也出息,在外面跑商队,卖药材卖茶叶赚大钱呢。

有汉子好奇问道,“诶,你们村的章老板,虎老板,程老板没回来?”

张翠翠也大半年都没见着人了,过年人都没回来呢,不知道干什么去了。

“估计是和孩子们跑买卖去了。过年都没回来。”

那汉子道,“多大的生意啊过年都不回来,他们家都是十里八村头一份了,还要赚多少钱啊,我看啊,能力大赚钱多也不好,有家都不回,咱们赚钱可不就是一家子和和美美团团圆圆的。”

这话着实在理。

张翠翠就算大咧咧没心眼子,也知道要维护东家的,毕竟吃着人家的饭呢。

“干大事的人,想的就是不一样,我们忙忙碌碌一辈子就是吃口热乎饭隔三差五吃口肉,但是人家眼界高见多识广,我们泥腿子哪能懂,要是都像你说的,那这世上哪还有富商啊。白手起家,哪个富商都难顾家。”

那汉子心里可不赞同,他经常给县里人修屋子,怎么还不算见多识广。

他们村子绝大部分人连村子都没出过。

他敢说,这天底下就没他看不明白的。

有时候没活的时候,就蹲桥底下听人说书,这世上弯弯道道的,他可明白的很。

那什么老话说的好,商人都是钻钱眼子里的,地位低贱得很啊。

后代都不能读书科举,看着有钱风光,也不能穿绫罗绸缎,这和有钱不能花有什么区别,憋屈的很。

还不如种种地,一大家子住一起安安稳稳的过。

要他来说,章家目前保持现状就很好,有句话叫做小富即安。

有个食肆铺子,有个绣面铺子,岳丈还是举人带几个学生,这日子不美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