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井然睁开眼,迟衍已经收回手,满脸开朗地冲着她笑:“不是就好啦。”
明井然诧异于这人怎麽这麽容易相信她,连她的解释都不听完心情就已经多云转晴了。
但是这样也好。这种安心感也让明井然终于放松下来,如释重负地笑了。她的头一动,脑袋上顶着的东西就跟着滑落了下来。
明井然伸出两只手接住,落到她掌心的是一只又松又软的小面包,刚刚迟衍放到她头上的。
在她疑惑的注视中,迟衍挠着下巴垂着眼解释道:“我看你晚餐没吃多少,这个你饿的时候可以吃。”
“……”明井然有些羞恼,总感觉自己给迟衍留下了个不太好的印象,可同时还有一股酥酥麻麻的暖流从她心底划过,不仅仅是因为得到这个小面包,更重要的是那句“我看你”。
“我看你”,是关注。有关注,是因为在意。
而这份关注从那天起就再也没有断过。
明井然每天早上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手伸进桌肚里摸索。迟衍就像旧时代的邮差,每天清晨都会趁其他人还没来学校的时候,定时定点地往她的课桌里投喂小零食。
尽管两人在明面上仍旧是一周偶遇不超过三回的不同班同学。
有时候除了零食,迟衍还会在她的课桌上留下些其他的东西。比如写满详细解题过程的数学试卷——当然那张惨不忍睹的试卷是明井然晚自习後忘记收进书包里的丶和恰到好处出现的感冒灵冲剂——只因为迟衍在走廊上和她擦肩而过时,听到她和同学交谈的鼻音有些浓重。
这些东西时而让明井然抓狂,时而又让她动容。不过与明井然经常被她牵动情绪相反的是,迟衍表现出来的情绪似乎一直都很平稳。
她一直都是单方面的稳定付出,既没有自我感动,也没有等不到回应的焦急失落,更没有期待过明井然会回报她什麽。每天的清晨六点准时在明井然的课桌里放上一份小零食,似乎已经成了她按部就班的生活的一部分。
这种平静无波的情感,到底是太淡还是过浓,明井然凭借她浅短的人生经历,根本无从分辨。
“井然,我好饿啊,你这里有什麽吃的给我垫垫?”又是一天课间,大家已经习惯了来明井然这里找吃的,不知从什麽时候起,她这里好吃的小零食总是堆成小山。
明井然从课桌里找出一罐奶糖,给大家分了出去。这种奶糖里夹着坚果和草莓冻干,口感扎实,吃一块饱腹感就很强。
同桌拿到“奶糖”翻来覆去地看了看包装,随後问道:“井然,这是你自己做的吗?”
闻言,其他人也端详起手中的糖。所有的糖都卷了一层糯米纸,用透明的平口袋包好,极其朴实无华的包装。
“这是纯手工的牛轧糖吧,也不像是店里卖的,”有人拿过装牛轧糖的玻璃密封罐,看得出就是家用的那种。她吃了一口後惊呼道,“明井然,你怎麽做的?这个比外面卖的还好吃!”
明井然低头看向躺在她手心的那枚牛轧糖。她没吃过这种糖,之前根本就不知道这是迟衍亲手做的。但是是哪种呢,是迟衍做了很多给了她一份,还是专门做给她一个人的?
同桌又说:“还有你最近早上吃的那个三明治,我早就怀疑不是你买的了,我怎麽就没在学校附近见过卖三明治的早餐店呢?”
“……”
明井然攥紧手里的牛轧糖,忽然站起来,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其他人手里分的糖全抢了回来。
“???”衆人嚷起来,“不是吧姐你这麽小气?我们是夸你呢,又没说你这是三无産品。”
明井然抱着玻璃罐子,生怕她们抢走似的,边往外跑边说:“下次给你们买更好吃的!”
明井然到迟衍班级的教室外时,她们班正陆陆续续地往外走,看样子是要去实验楼上课。
两人的视线在第一时间就同时捕捉到对方,但只相触了0。1秒,迟衍就偏过头,很平常地同身边的人谈笑着与她擦肩而过。
就像经过任何一个不认识的人身边一样自然。
明井然:“……”这算不算是在报复她之前一直装作不认识她?
位置调换後她才深有体会,被在意的人视而不见的感觉真的很难受。
等教室的人全部走空,明井然进去找到了迟衍的座位。
她捏着笔杆想了许久,最後在便利贴上写下“放学等你”,然後把便利贴卷成细长的卷儿,装进空玻璃密封罐中,堂而皇之地摆在迟衍课桌上最显眼的地方。
-
迟衍在走廊上看见明井然的第一眼就知道她是来找自己的。
当时没有和她打招呼的原因,一是她感觉得到明井然不希望让别人知道她们认识,二是她确实存心想小小地“报复”一下明井然对她的“不在意”。
可这麽做的後果就是,她自己反倒一整节课都对明井然在意得不行。
她会不会生气?会不会就此真的不理她了?她找她是准备说什麽,不会耽误很重要的事了吧?
迟衍毛毛躁躁地做完实验,剩下半节课都归心似箭。
好不容易捱到下课,等她帮课代表收完实验报告回到教室时,明井然果然早就不在了。
等着她的只有那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玻璃罐,和一群八卦之心溢于言表的观衆。
粉红色的便利贴卷成细卷儿,斜斜地靠在玻璃瓶底,被谁都可以打开的密封扣保护着,像一个刻意陈列出来的秘密。
迟衍的心里像吹进了一阵风,和明井然相处时一直抓不住的那种感觉,忽然浮现出清晰的答案。
“是谁啊?”同桌眼里仿佛在冒粉红泡泡。
迟衍嘴角噙着浅笑,一脸淡定地坐到座位上打开密封罐,“你们打开看了?”
“没有!”旁边的人一个赛一个地心虚。
迟衍在她们的催促中展开纸条,上面只留有四个字,“放学等你”,没有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