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南:“老人不应该都爱看些老电影吗,譬如什么刘三姐之类的?”
杨黎嗐了一声:“大过节的,看点高兴的乐呵乐呵,咱们这里的老人也不是那么落后,人家还看甄嬛传呢。”
刘知南听笑了,“有空的话我们就去。”
杨黎吐槽他:“你不天天都是个闲人么,还有空,你唯一的事儿就是窝在院子里等着正哥做饭给你吃。”
刘知南笑眯眯的看着他:“我这叫人生及时行乐。”
杨黎提议道:“要不,我给你找个事儿做做?工作清闲,工资虽然低了点,但青桐湾消费低,也够花了。”
刘知南才不想剩下的日子里还做牛马,微笑拒绝:“不用,谢谢,我就想做个闲散废人。”
杨黎也不再多说,转头道:“我刚刚来的时候看知南哥你家门口的桂花树开了,香的很,我能折两支回家去插着么,我妈爱闻。”
刘知南涮着肥牛片,点了点头:“摘吧,多摘点,陈正说要把花弄来做桂花酒和桂花蜜。”
陈正在手机上回完了农场的事,抽出空来说道:“过两天,有批大闸蟹来,正好能配着桂花酒喝。”
杨黎听的眼红,“给我留两只,我要来蹭饭!”
作为回报,杨黎说自家的柿子树红了,让他们改天去摘点回来。
天渐暗,这顿几小时的饭终于吃完,刘知南和陈正闲来无事,准备炒点板栗消耗消耗体力。
在院子里两人用砖头砌了个灶,陈正搬出了杂货间的大铁锅,幸好之前的石英砂剩了些,倒了半锅用来炒板栗。
月光下的秋夜,秋风轻轻吹拂过收割完的稻田,小道上的落叶在沙沙响,风带着刘知南院子前的桂花香飘进了院子。
猩红的火星从铁锅底飘了出来,零星的消失在黑夜,陈正挥着铁铲在翻炒板栗,板栗的香味已经炒出来了。
刘知南抬了凳子坐在边上,火光在他的脸上跳跃,他忍不住调出了手机对着拍了一张。
ZN:有桂花树,有炒板栗。(配图)(配图)
发送成功。
上班的时候,他几乎没有发过什么朋友圈。
也就是辞职后才开始有了发朋友圈的习惯。
第一条朋友圈是:qnmd,归隐田园!
第二条是青桐湾的风景。
刚刚这是第三条。
发完朋友圈没两分钟,就有人评论点赞了。
刘知南点开一看,是之前公司的下属杨鳞。
杨鳞:“老大,你这是过什么好日子去了,山清水秀,庭院桂花,大晚上还在院里炒板栗,你是不是背着我们中彩票了??”
刘知南看见不由笑了,回道:“是,中了一个亿,从此过上种豆南山下的悠闲生活。”
陈正瞧见了他对着手机乐,挥着铲问他:“聊这么开心?”
刘知南又随意刷了刷朋友圈,然后熄了屏,“以前公司的同事。”
陈正哦了一声,边慢慢的翻炒着板栗,淡淡的声音在夜空悠悠道:“以前的同事都有你的微信,我没有。”
刘知南愣了下,随即笑道:“咱们两还需要加微信?”
指了指打通的院墙,“先不说咱们院子都合成一个院儿了,咱们一日三餐都在一块儿吃,这么说吧,我感觉我一天拉几回粑粑,你都知道。”
陈正:“一天两回,早上一回,下午一回,凌晨三点起来尿尿。”
刘知南:“不是,你还真知道啊!谁家好人记这些?!”
陈正:“你就说加不加吧。”
刘知南妥协,“行行行,加加加,加了也是当个最熟悉的陌生人,八百年发不了一回消息,躺在联系列表里占个位置。”
陈正呵了一声:“我乐意。”
刘知南笑骂了两句,掏出手机扫了他的微信名片。
扫出来的微信名就是他的名字,刘知南:“得,我连备注都省了。”
陈正伸手从刘知南的手里抽走手机,埋头打了几下键盘,又重新还回了手机。
刘知南低头一看,这人不要脸的给自己打了个备注:中国好邻居。
刘知南被他的幼稚行为逗乐了,笑骂他:“你是不是有病?”
陈正挑眉,回问他:“难道不是?这锅栗子还想不想吃了。”
刘知南吃货怂了,服软道:“是是是,你最好,你和我是天下第一好!”
陈正得意的哼了声,“你最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