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新纳兰小说>大国日化1981笔趣阁 > 第58章(第2页)

第58章(第2页)

“所以何主编就专门跑了一趟部委,找了新闻出版局的领导,说服了领导后,由领导接洽的广电领导。最后才联系到这位章玲主任,你们的带子是她看过后认为可以,才拍板通过的。”

“她提出要见见你,这才有了今天这次见面。”

周渔倒是一点都不意外,即便是她,如果有人给她带来一个新且好的东西,她也想见见拿来的人。为的是两点,一是怎么想出来的,二是怎么去改进。

国家台这种地方,总不能拿来就用,更何况,徐一骏本就不是广告导演,也是第一次拍广告片,很多东西,是没有经验的,恐怕节奏什么的的都有改进的地方。

还是上次来的那个楼,不过这次不是去一楼的资料室了,他们经过了一楼排队的人们,被徐飞带着直接上了二楼。

二楼和一楼完全不一样,一楼跟普通工厂里的办公楼一样,都是一间间的小办公室,而二楼被完全打开,是个开阔的大办公室,这会儿不少人正忙的热火朝天。

徐飞带着她一路进了最里面的一间办公室,章玲正在工作,也没抬头,一边忙着手中的事儿,一边说:“公益广告是你想的吗?这个概念很好,虽然没有投放过,但一看就觉得应该是国家台做的事情。”

周渔肯定不能归到自己头上,不过她也没说谎,“是在杂志上看到的,是国外的形式。”

章玲点点头:“我猜也是,国外的电视行业我们发达太多了,我们有很多学习的地方。这次也是个尝试。”

她是个雷厉风行的人,恐怕也很忙,仅仅聊了这几句话,就有人过来敲门找她问询,她又解决了对方的一个小问题,这才扭头开门见山,“但是你们这个广告片想法虽然好,但拍的不是很成熟。这是谁拍的?”

“徐一骏。是南河制片厂的导演,很有才华。”

章玲想了想,显然印象里没这号人,直接说:“这样,缺一些镜头,节奏也不对,要不让他把素材送过来,我们再剪辑一下。”

这意思可就不明白了,是让帮忙还是彻底换人?

周渔也不好说,也不好问。

周渔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只能换了种说法:“不如这样,我让徐一骏带着素材过来,你们把整改意见给他,让他自己剪辑。他是南河制片厂最好的导演,我相信他能做好。”

章玲本身低着头呢,这会儿却抬起了头,审视一般的看着周渔,她已经四十多岁了,是位成熟老道的干部,更何况,她能单枪匹马将广告部组合起来,就说明她的领导力绝对优秀。

这样的人审视一个人的时候,是有压力的。

不过周渔并不惧怕审视,徐一骏本来有自己的工作,是她承诺了人家,才让人家抽空拍的广告,她不可能让他放弃署名。

周三春和张小翠都留在了楼下,这会儿只有徐飞在场,他显然看出了这两位女领导之间的火花碰撞,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说。

还好,不多时,章玲先开了口:“我们广告部目前没有配置导演,我们只有审片,你叫他来一趟吧。”

周渔笑着说:“好我等会立刻给他打电话。”

章玲刚刚还忙,这会儿居然不忙了,笑着问周渔:“我看了你们的广告了,很不错,居然跟公益广告是完全不一样,你们对播出时间有想法吗?”

周渔就说:“我想等着公益广告上了我们就上,现在暂时不上。至于位置,我们想在新闻联播后面。”

章玲翻了翻想了想说:“我知道了,我记得好像还有个空,应该差不多,到时候定了公益广告的时间,会联系你的,周经理。”

章玲忙得很,并没有时间多聊,很快就送客了,不过她专门跟周渔握了握手,但并没有多说什么。

等着下了楼,徐飞跟周渔感叹,“章主任不好说话出了名,可她今天格外好说话。”

发广告肯定是有时间段的,但新闻联播后面可是热门,想上得排期,怎么可能说是就是了呢。

周渔没回答,他哪里懂女人之间的相互欣赏。

不过周渔今天没有放徐飞走,拉着他去了一家国家饭店,说是谢谢他。徐飞又拉扯不过周三春,只能去了。

结果,谢了半天后,周渔就问他:“我发现京市这边摆摊的很少,我们昨天去地安门那里逛,还碰到了一个偷偷卖袜子的大姐,本来想买几双呢,居然有人抓,她匆匆忙跑掉了。”

“我们还想在京市开店呢,发现这怎么还不如南河松快?”

徐飞常年在京城,外加作为记者,对政策和各种消息都了解,自然知道原因,不过他自认为算是知道周渔这么热情的原因了,要问他事儿啊。

他不得不说,周渔是他见过的,最像商人的商人,简直没有她不敢想不敢做的。

可是……他真是很喜欢周渔这种敢想敢拼的性子,所以并不介意,梳理了一下回答:“我认为你们在京市开店,这不是合适的时机。”

“首先,我给你个数据,从79年到81年,京市新增人口就业只有3。5%来自于个体户。其他的都是通过顶替,集体企业等,解决了就业问题。也就是说,京市目前的政策,对于个体户并没有倾斜。”

“其次是咱们老京市人对于个体户这事儿的想法,我采访过很多人,大部分人都觉得这不是个正经工作。首都人,怎么能当个体户呢。就算干了,以后有机会也得换个正经工作。”

“这两点是回答你,为什么京市明明是首都,个体户却看不见的情况。至于你现在开不合适,我给你的理由是,大家也不接受。去年,市里成立了一个大市场,就在西城,结果有人带头写了联名信,要求迁走。甚至有人还把人家的棚子给推到了。”

“你这个太平庄以南不能摆摊,也是这个原因。”

“所以,我认为,你还是等个合适时机,市场经济如火如荼,相信不会太久,但如果贸然进入,我不懂商业的运行,但从目前的情境来看,即便是你们的口碑很好,也不利于发展。”

周渔不得不说,专业人士分析的的确靠谱,她直接说:“我听劝,多谢。”

饭吃完,徐飞就准备离开,哪里想到,周渔却从张小翠手里拿了两个锦旗出来,冲他说:“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送东西不合适,口头表达也太轻了,我想这个你们应该愿意接受。”

徐飞都愣了。这东西他同事有啊,上次报道的时候,救了一个跌倒的老人,人家家属送来的。

全社唯一一份,香疙瘩。

他们都围观看了半天,现在被挂在他身后的墙上,那真是显摆极了。

他可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也有。年轻的徐飞记者没忍住,眉头间的皱纹都不见了,笑着说:“你还准备这个,那我就接受了。谢谢!”

周渔递给他,还问了句:“这会儿我没那么市侩了吧。”

徐飞一下子愣了,他想啥咋都被人看出来了。

回到旅店,周渔还乐呢,这个徐记者挺好玩的,明明写文章挺厉害的,脸上也严肃的很,但却很容易破功,一猜一个准。

不过,来了八天,事儿终于办好了,周三春直接没回来,去火车站买回程票去了。周渔赶紧给徐一骏打了个电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