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新纳兰小说>大国日化1981资源 > 第49章(第1页)

第49章(第1页)

周渔一眼就瞧出了王建和张小翠掩藏在真挚邀请后面的得意洋洋,显然两个人自我感觉不错,这是想给周渔显摆显摆呢。

周渔就喜欢大家给她显摆,那不就代表她的眼光好,对方的能力强,她还可以多休息休息!

她点点头:“走!去看看!”

这会儿南河可不如海市发达,没有出租车,周渔倒是有一张小轿车票,是南州肥皂厂给的,但周渔一直都没买。

她实在是要干的事儿太多了,虽然门市部和蘑菇批发带给她了大量资金,但门市部的扩张,一号店的装修都要钱,所以,至今那张票还在手里。

周渔就问:“咱们是自行车还是公交车?”

一听这个,王建就说:“那哪里能,咱小轿车?!”

周渔都讶异了,“哪里来的?”

张小翠指着王建说:“王经理搞来的,具体的,到车上我们给你讲,赶紧上车休息休息吧。”

说真的,张小翠一眼就看出来了,周渔累的不得了,虽然眼睛很亮,一看就很精神,但面色不似原先红润,发灰发黄,想也知道,这一跑小半个月,又都是她操心,得有多累。

张小翠是员工,也是看着周渔长大的梅树村长辈,如今她在外面一个月能拿200,家里还种着棚,一个月大几百块是没问题的,说真的,又有成就感又有钱,她觉得,比工人还好呢。

这都是周渔带来的,怎么能不心疼。

她直接将周渔手里的包接了过来,拉着她往回走,心里还盘算着得给周渔补补身体。

现在汽车少,所以也没有停车场,更没有不准停车的地方,车子就停在火车站旁边的巷子里,几个人几步就到了。

周渔看了看,很常见的一辆吉普车,应该年头不小了,瞧见人过来,还下来个司机,冲着她笑着说:“周经理吧,我司机万小兵,您叫我小万小兵都行。”

周渔跟人打了招呼说了谢谢这才上去,等着到了车上,她就问:“到底怎么回事?”

王建就说:“这次省内招商不是我和小翠姨办的吗?”

这是真的,周渔要出去招商,省内招商她就顾不上了。

周渔对省内的厂家虽然没有见过,但对产品早就做好了准备工作,可谓是如数家珍,只待人家上门而已。外加他俩都是门市店第一批的店长,而且成绩斐然,否则周渔不会让他俩打前站,只是缺一些经验。

权衡之下,这事儿就拜托老村长来了三天坐镇,王建和张小翠主办,周渔每天电话遥控指挥。

总的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

在海市,他们不知道梅树村门市部是什么样子,但在南河省,谁不知道门市部?从找饼干厂的广告开始,到饼干厂赠送饼干,再到南河日报对周渔的报道,应该这么说,提起南河的个体户,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周渔!

所以,九成九周渔看上的厂家都来了,唯一一个没来的,是肃南市咸菜厂,他们厂是老字号,听说建国前就有了,味道很好,在肃南周边几个城市都很出名。

周渔觉得可以推广一下。

结果人家没搭理周渔的邀请函,周渔无所谓,谁也不能保证百分百受人欢迎,有些厂子人家自己过得不错,就是不喜欢这些新生事物,劝是没用的。

这种情况下,订购很顺利,也是周渔放心在外面待了小半个月的原因。

王建接着说:“省城的百佳罐头厂也是咱们这次进货的合作方,他们厂有两辆车,但经常闲置,造成了很大浪费。我就跟他们商量好了,如果有需要日租。你跑了这半个月了,得歇歇了,今天就租过来了。”

周渔点点头:“你有心了。”

从火车站到百货大楼还有几公里,汽车要快得很,不过十几分钟就到了,一停下,周三春都发出了惊讶的声音。

他们走的时候,外立面贴砖还没收尾,四周都是脚手架,根本看不出模样来,起码跟周渔那彩印手册上的复原画是完全不同的,但现在,已经是一模一样了。

图片里画出来的是白色,但实际上,这瓷砖的颜色却比一般的白要柔和,看起来不是那种刺拉拉的大白墙的感觉,反倒是觉得看起来很高档,很顺眼。

就是如今墙的几面都被也一个个长方形的红绸挡住了,看不到整体,这让周三春有点不解:“这是啥,怎么还挡着呢。”

王建就说:“广告位。这两天刚定下,正印刷呢,还没做好,等着做好了,就放上去,到时候,白墙彩色广告,外加四周的花园小广场,咱这环境,我敢说,京市海市也没有!”

周三春已经见过世面了,海市京市最繁华的街道也走过,虽然那边也繁华漂亮,但那不是新建的,他觉得,在新建的建筑里面王建这话说得对。

其实周渔也同意这话,倒不是她自大,这比之后世的差远了,起码在她的年代,国外的购物中心的外立面那真是设计感十足,复杂的设计,多材质的使用,灯光的运用,很多著名商场都成了知名景点。

但现在却不一样,即便是海市的百货大楼,也没有任何装修的概念,不过是挂了个绿牌子而已。他们这个,起码领先了十五年,这也是周渔笃定一号店会名声大噪的原因。

事实也是如此,这里原本就是厂区的办公楼,如今直接将围墙撤去,地上也铺了砖,还砌了花池,变成了花丛掩映中的小广场。

虽然没有开业,但是广场有部分是开放的,不少老人和孩子都在这里玩。

就这一小会儿,就不止一拨人停下来往这边看,很多人都在说:“这个门市部真是一天一个样,可真好看!”

“外面都这么好看,里面那得多好看。就是不知道,东西贵不贵?”

“就是那个卖饼干的梅树村,不是个体户吗?咋能开这么大?”

当然,还有人说呢:“听说他们在南州满五毛送一个鸡蛋,这边也不知道送不送。要是送的话,我就来这边买。”

张小翠一边陪着往里面走,一边说:“咱们梅树村可太出名了,从开始装修,就有人来问有什么促销,我又不能透露,只能跟他们说肯定比送鸡蛋要好,好多人一直等着咱们开门呢。”

周渔点点头,跟着进了里面,一进去,就觉得里面又大又亮。说实在的,囿于位置原因,这楼的实用面积一层也只有一千平,真不大。

但地上铺贴的是天然大理石,一水的白色地面,四周刷的白漆,为了美观,顶部是要吊顶的,不过现在没什么合适的材料,周渔就让人用木条竖排列,将大量的白炽灯管镶嵌在其中,照得明晃晃,亮堂堂,显得空间又高又大。

唯一的缺点就是这会儿不讲究色温,所以灯的照明都有些刺拉拉的,因此周渔又用了木色的家具,大量的绿植进行装点,外加上垂吊在中间的大水晶灯,和关键位置的黄色吊灯点缀,整体感觉已然不错。

周渔看了半天,还试了试电梯,最终说了一句:“比我想的好多了。”

她说的真心实意,虽然说设计是周渔的,钱也给足了,但这个时代有钱也难买好东西。

周渔的设计提前了十五年,就代表着使用的东西也不是现在经常使用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