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新纳兰小说>大国日化1981周渔 > 第60章(第1页)

第60章(第1页)

周渔爽快地应了:“好!”

但周渔转而又说:“刘厅长,但我觉得,我去上课不太合适。一方面是报纸电视上做广告和在广交会上吸引顾客,这不是一回事。另一方面,每个厂子的产品不一样,我这点浅薄的经验,很难帮上所有人的忙。”

要是周渔先说这句话,刘厅长肯定以为她要推脱,但她先应了,这就是有其他想法,刘厅长跟周渔打过几次交道了,很了解他的性格,笑着问:“你又有什么新想法?”

周渔就说:“我是真想给咱们南河出力。说真的,我这门市部,没有咱们南河的厂子支持,也开不起来。我想这样,不如也不上什么课了,大家把出口的产品拿来,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这真是没有过的形式。

要是别人这么说,刘厅长肯定有疑虑,行不行啊。但是周渔,他是真信这小丫头有这个本事的。

无论是卖蘑菇,还是开门市部,还是开一号店,她的动静是一次比一次闹得大,一路从南州到南河再到国家台,谁有这样的本事?

他想了想就点了头:“也好,这样有的放矢,不做官面文章。”

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他们这会儿要开几天,大抵是各厂的样品还要运过来,所以就定在了工商大会的最后一天,两天后。

此外,周渔还跟刘厅长要了点资料——看看要参会的几个厂子往年参加广交会的交易情况。

等着两天后,周渔就去了商务厅——参与工商大会的厂家足有上百家,但这种小会则都是志趣相同的人因为一个论题,凑在一起开会,所以厂家并没有那么多。

周渔两天前要资料的时候是20家,等着今天过来,就只有十六家了。而且很统一,都是工艺品、小百货之类的小厂子,大点的厂子就一个是南州肥皂厂,这家对周渔向来信任。

她到了先去办公室找了刘厅长,刘厅长才领着她去了会议室,还没进去,就听见里面特别热闹:“你们看看我这个笔筒怎么样,这是我们新设计的图案,上面刻的是他们的圣诞树,我们觉得圣诞节应该有人买。”

“你们这不错啊,很创新。我们酿造厂就不行了,酱油醋千百年没变化,哎,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卖得好!”

“我们铅笔厂也是,你说铅笔不就是写字的吗?没什么好改动的。其实说真的,周总水平肯定是高的,只是我们这东西真的难出新。”

周渔就在外面,听了后直接接了话:“王厂长,我可不赞同你的话。”

这是成林铅笔厂的厂长,他们的产品也进了一号店和门市部,这位王厂长和周渔没少打交道了。

所以周渔一出声,他就听出来了,周渔说不赞同他,他也不生气,还笑着说:“你看,就不能背后说人,我开个玩笑,还让正主听见了,还不赞同我。周总,我倒是想问问,你不赞同什么?是你认为你不是个高人?还是认为铅笔能出新?”

要是对别人来讲,这是两难问题,很容易陷入困境。

前者是自认不足,后者是给自己出难题。

可刚刚王厂长自己都承认,不好出新了,这就成了个最简单的问题,顺着他的话说就是了。

哪里想到,周渔的回答是:“我认为我不是高人。但铅笔出新却不是什么大难题!”

咦!这可是跟大家的预测完全相反。本身热热闹闹一起聊天的会议室,一下子安静下来,将目光都集中在了周渔身上,想听听她的见解。

周渔看了看,好家伙,说什么大会的小组讨论,其实几乎全部都是他们一号店的供货厂,相当于内部开会。

想也明白,周渔的一号店红红火火,但商店里经营的东西还是有限的,重工业跟她没关系,就去了大半了,轻工业中纺织、家具五金轻工机械等都跟她没关系。

这些工厂跟她没接触过,自然也不会信任她。

但这样的熟人群倒也有好处,周渔可以说得更明白一点,“我认为我不是高人是因为其实我不懂广告。"

这话一落,王厂长他们都笑了起来,南州肥皂厂的范广西就说:“周总,你这也太谦虚了,国家台的不说,就说一号店开业八天的报纸,谁不被吸引?”

周渔刚才进来就瞧见范广西了,他是车间主任,按理说这种会议都是厂长参加的,怎么他过来了?

不过这也不是问询的时候,周渔就按下疑惑,笑着回答:“那不是广告做得好,事实上,如果大家看过国外的广告就知道,我那些太直白了。或者换句话说,好的广告应该像咱们夏国的水墨画,有大量的留白让人想象。”

“可你们看我的广告是吗?我简直恨不得跟大家说,我们有这么多品牌,我们东西便宜,我们服务好,赶紧来吧。”

周渔这说法可是让大家有些不理解,王厂长就说:“周总,你也不用太谦虚!我们这些厂子参加广交会最少也有七八年了,都不行,也没准备一次交流就成了,我们就看着你的方法新,想着这么套用行不行?你不用有压力。”

旁边的厂长们都点头,南州酿造厂是从周渔开门市部,就跟他们合作的,厂长张小舒跟周渔也熟,点头说:“是这样,我们是这么想的,就用你们的法子,印到广告纸上,告诉他们,这边有好东西,价格便宜质量好,把客人都招来。你觉得怎么样?”

周渔看了看,好家伙,这群人还都点头呢。

她笑着说:“能引来,也可能又会有意想不到的交易。但是,大部分外商应该也知道货比三家吧,还是这些东西,引来了,能有多少把握能留下呢。”

“一号店的广告为什么能成功,我的话还没说完,不是因为广告好,而是因为我知道我的目的是什么,我要用什么吸引人,用什么留下人。”

“南州门市部开业的时候,主打的并不是服务好,我们没有宣传这个,为什么?因为没有用,服务再好,人家得不到实惠,人家凭什么来你一个个体户的商店?”

“所以,我们的宣传方向是有好处,满五毛送一个鸡蛋,后期是免费看彩电。也就是说,进来了是有实惠拿的。”

“一号店开业,除了便宜,还有一个特点,种类多而全。你能在我们这里,买到你在百货大楼买不到的东西。人家海市的服装一次来两件,我们敞开供应,这才是大家愿意来的原因。”

“所以,传单只是手段,关键是,你得让人家来了以后找不到替代品,必须买你的。”

这话一出,大家都有些沉默了,本身他们请周渔来,的确是有请教的想法,但跟张小舒说的一样,都这么多年了,大家心里也知道,产品都没变,怎么可能突然变化呢。

但让周渔这么一分析,还真挺打击人的。

张小舒直接说:“要是能改进产品,我们早就改进了,也不会等到现在。说真的,我们这些工厂,要不是调料食品,像是我们酿造厂,这酱油醋千百年来都是这么做的,我们没办法改进啊。还有就是小百货,譬如工艺品也好,铅笔也好,我们能做什么样,其他省份的兄弟厂也能做什么样。”

“你要说把人引来我们凭什么留住人家,我们唯一的办法可能就是降价了。”

“但是!谁甘心啊!挣外汇重要,可我们都是国营厂,为了挣外汇,卖给他们的价格连成本都合不上,是,国家有补贴,我们不吃亏,可国家吃亏啊。我们是真觉得窝囊!”

这话说得大家连连点头,然后范广西说了个更诛心的话:“就这样,也不是我们想挣就挣的。全国大家都在降价,就说香皂吧,一块国内卖4毛,去年出口价格压到了两毛六一块,就这样,我们都没签下几单。”

这一说,大家难免叹气,铅笔厂王厂长无奈道:“说真的周总,咱们都是老交情了,我们也不跟你藏着掖着,为什么请你来,是因为我们这些每次成交额都是垫底。赔钱都不好卖。才想让你帮忙想想办法。”

“就算是多一点也行啊。要不你帮忙设计设计怎么宣传,把人先招来,我们多卖点也给国家多挣点外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