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息传回京师,满朝文武顷刻间人心惶惶。
就连素来老谋深算的几位阁老,都忍不住在朝会上低声耳语,面色难安。
因为他们太清楚这种局面意味着什么,地方藩镇一向桀骜自恃,几乎无一不是尾大不掉。
之前仗着朝廷拿他们没办法,可谓是潇洒自在。
如今竟自请缴印,归顺朝廷?
这岂止是表忠?
简直是变相向李天义彻底俯首称臣!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大魏的格局,只怕是要彻底洗牌了!
但……这些藩镇到底是什么时候突然归附于李天义的?!
难不成这位一向没什么本事的皇帝,居然在背地里还有他们不知道的手段!
…………
…………
御书房中,李天义负手而立,静静俯瞰着案头堆叠如山的勤王折子。
顺德弯腰侍立,一面快速翻阅,脸上的喜色几乎压抑不住。
“陛下,襄阳、岭南、河东、安西……已有七镇处来表!”
“而幽州、定州亦有动向,只等最后确证!”
李天义神色平静,仿佛这一切尽在预料之中。
他轻轻敲着桌面,声音悠然:“朕不过提前布局数月,略施小计而已。”
“他们原本便心怀惴惴,巴不得有人替他们扫除朝堂障碍。”
“如今朕展露锋芒,顺水推舟,他们岂敢再作壁上观?”
这些藩镇本来就是一群趋炎附势的墙头草,自己已经差颜弘义暗中调遣周围十二州的兵力,让他们暗中表态。
八成是因为听到了这些风声,那些藩镇才纷纷率先请命勤王。
毕竟现如今朝中的情况没人看不出来,原本的傀儡皇帝已经觉醒,和太后、柳元霸、闲王分庭抗争。
他们先前在太后那边讨不到好,如今眼瞧着自己要和太后对着干,一个两个巴不得火上浇油。
抓紧机会顺应局势,才能保证自己的利益,他不信这些老狐狸不懂。
随着李天义一番话的落下,顺德眼中闪烁着崇敬之色,俯首低声道:“陛下圣明,臣等望尘莫及!”
李天义微微一笑,摆手开口说道:“传令下去。”
“凡表忠勤王者,皆受之。”
“但须严加核验,不得轻信假折!”
“凡真心归顺者,择机调京。”
“朕就是要让这天下人看看……朕李天义,收拾河山,不需刀兵四起,只凭一纸诏书,便能令万军低头!”
说完便见他衣袖一拂,眼中皆是胸有成竹。
…………
…………
与此同时的清华宫中,自第一个消息传来后,气氛便已经压抑得令人喘不过气。
柳太后披着锦袍立于殿中,双眼死死盯着手中刚刚收到的密报。
她的指尖微微颤抖,似是难以置信,又似压抑着滔天怒火,信纸的一角更是被掐出了印子。
“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