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被这二位护着的一大一小能是谁?
他们心中惊骇,但看着几人的衣着打扮,也不敢上前,只是每个人都警惕到了极点。
怕扰了贵人心情,他们亦不敢靠的太近,只是留了身手最好的几人,远远的跟在众人身后。
整洁的长安大街,让刘彻心中甚是满意。
但没能成功炫耀自家子侄和他们的衣裳,让他有些小失落。
普通百姓需要劳作,那些个贵女呢?
如此好的天气,不出个门吗?
卫青安抚着刘彻。
“陛下,今儿天气舒爽,想来贵女们也都出城踏青了。”
刘彻顺坡下驴,“仲卿所言有理。”
“这市集一关,女娘们在长安城也没处闲逛了,不如出城踏青去。”
说话之间,几人慢慢接近了盐署。
离盐署越近,百姓便越多。
长安城中,也唯有这盐署是不受闭市影响的,为的便是方便百姓随时买盐。
还未靠近,便瞧见百姓成堆,身上或背或抱,都有一个鼓鼓囊囊的包裹。
听那口音,应该是栎阳、杜县的百姓。
虽说汉廷有三十五处盐署,但除了长安城,其余盐署因产量,每日售卖的细盐并不多。
正如刘彻所料,凡是尝过这细盐的,便再也吃不下以前的盐。
生怕这细盐以后买不到了,长安城百姓的家中也都囤积了不少。
如今并非农忙时节,正好趁此时空闲,附近百姓结伴来长安买盐,路上也能安全些。
至于为何没有盐商购买了细盐,再售往他处。
这也是因张汤制定的律法。
凡购买官盐私售的盐商一旦被查出,家产全部充公。
凡是举报有功之人,皆可获得被举报人家产的一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样的律法之下,哪家盐商还敢购买?
看着这来来往往的人群,刘彻那叫一个踌躇满志。
瞧瞧这情形,等那均输法完善了,官盐的销路根本不必担心。
这官盐的产能,也必须得提上去才行。
思及此,他脸上的笑意收敛了几分,一个眼神看向霍光。
霍光感受到这视线,立刻快步走到了刘彻身侧。
“那李少君研制细盐研制的如何了?”
为何不问少府,因为霍光每日都会奏报细盐的研制进程。
今日添加了哪些材料,产出的细盐有何进展,写的那叫一个详细清楚。
刘彻想看,随时可以去翻看奏折。
霍光没有丝毫思考,立刻回道:
“前日方才遣人询问过少君大人,他暂时还未找到法子,祛除盐中的苦涩。”
刘彻面无表情,这李少君花费的钱财可比少府的工匠更多,怎么还不如那些工匠有本事?
霍光顿了顿,似乎有些迟疑,刘彻瞧在眼中,直接道:“你有什么话,直说便是。”
霍光眼眸低垂,声音轻却清晰无比。
“陛下,那小内侍还说,前日,少君大人的府上,抬出了不少方士的尸体。”
“数量,远前几次。”
刘彻几不可见的蹙了蹙眉。
为了探查香椿之事,他将李少君府上的绣衣直指都撤走了。
竟不曾想生了这样的事情。
他不在乎李少君浪费了多少金石药材,但方士不能无缘无故的死去。
汉庭可以炼制丹药的方士就这些,全死了,他找谁炼神丹?
李少君本事再大,还不是连细盐都没解决?
刘彻的眼眸更加黑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