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主任走后,苏晚秋跟了出去。
她还是去请假的,听说她进了决赛,郑主任难得露出笑意。
“不错,不错,努努力,争取给咱们供销社拿个名次回来。”
“主任,我心里没底,怕别人说闲话,参加决赛这事,您先别跟别人说。”
“没问题。”
回到供销社,史桂霞看向苏晚秋,眼神里闪过一丝幸灾乐祸。
在食堂吃过午饭后,苏晚秋直接去了公社。
决赛一共只有七个人。
除了苏晚秋,另外六个人,都是年轻的干事和知青。
县里的第一书记于东方在众人的簇拥下,坐在了第一排正中央。
镇长和公社书记分坐在他两边。
于东方参加过抗北援朝,不喜欢那些繁琐的过程。
他大手一挥,“开始吧。”
王干事挨个给他们发粉笔,到了苏晚秋这里。
“晚秋姐,好好画。”
苏晚秋微笑点头。
比赛开始!
苏晚秋早就想好了主题和画面。
黄绿两根粉笔在黑板上打底。
随后一颗颗饱满的麦穗由近及远,乍一看像金黄色的海浪。
耕牛扬着脖子,冲天打着响鼻,田地里一片热火朝天。
远处的溪水中,几个孩童拿着木枝驱赶着洁白的大鹅。
最后田埂上站着成群结队,扛着锄头的农民,他们神情激昂,张着嘴好像在说些什么。
于东方一眼就注意到了第二张黑板。
他压低声音问,“第二个,那个女人岁数不小,看着也不像念过书的。”
镇长史大富刚要回答,就被公社书记徐振春抢了先。
“于书记,您这双眼,真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她就是永乐村的一个农民,原来救过老书记,现在在供销社当营业员。”
于东方感叹,“要么伟大领袖告诉我们说,要到劳动人民中去呢。”
“你们看看,如果今天我不来,就看不到咱们琉河镇卧虎藏龙。”
“一个小营业员都这么有本事。”
徐振春咧着嘴,露出一口大黄牙,“书记说的是。”
到了这里,苏晚秋已经画完了。
又是一幅群像,而且比初赛那幅更加精致细腻,人物栩栩如生。
近处麦浪更是逼真到,让大家联想起了收麦子时候的那幅壮丽景象。
最后,苏晚秋在空白处又写下一首诗。
《唱国歌》
草料芦芒牛背驮,
荆条竹竿逐社鹅。
农民归晚长堤上,
一溜齐声唱国歌。
于东方难耐激动的心情,“好!写得好!”
他一起头儿,所有人后知后觉,连忙鼓掌叫好。
画完板报,苏晚秋看了一眼时间。
马上就要到郑主任盘货的时间了,她得赶回去、
今天供销社还有一出大戏呢。
临走前,她看了一眼其他人的黑板。
心中一颗大石头瞬间落了地。
只要比赛没黑幕,板报大赛的第一名,她拿定了。
苏晚秋和王干事说了一声,便跑回了供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