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新纳兰小说>大明科举舞弊老朱请我入朝免费阅读 > 第15章 考题是叶煊出的(第2页)

第15章 考题是叶煊出的(第2页)

临走前,他忽然看到一名年轻考官,正跟随在范敏和滕毅两人旁,侃侃而言,毛骧没见过叶煊,可对于范敏和滕毅这两位尚书,自是熟悉的很。

“此人,应该就是叶煊了。”毛骧心中自语。

正在给两人讲解各种制度的叶煊,注意到了远处那锦衣卫的目光,心中一顿,提起锦衣卫人们往往想的是狠厉、可怕、残忍,他想了想撤回目光,不过随之却发现那名锦衣卫似对自己和善一笑。

搞不清楚什么状况的叶煊,也回以笑意,然后就见那人匆匆而去。

“宝钞的问题,首先就在我朝金、银、铜、粮存储量不足,若是能提前准备好足够的钱粮,或许不会发生目前这种状况。。。”叶煊已经开始在为范敏和滕屹两人讲解第三日的考题了,也就是[大明宝钞崩溃与信用崩塌问题],讲解的过程中,叶煊心中也有着忧虑。

也不知,那太医院院使戴思恭幼子戴礼,怎样了。

他能否在这段时间,研究出人痘法?

估计难。

虽然他给出了详细的过程,但若非在医道方面有着过人的天赋,亦或者数十年的老医者,恐怕很难创造出人痘法。

不过只需要这段时间,按照他的方法治疗朱雄英,也能缓解朱雄英的病情,恢复他的状态了,能保他大难不死。

“锦衣卫可能已经抄家了,也不知道父亲母亲是否安好。。。”叶煊来到这个时代,起初对于父亲母亲感情并不是很深厚,可经过时间的洗礼也渐渐有了感情,体会到了古代淳朴的父爱母爱,此时想到很有可能父母已经被抓入昭狱受苦,叶煊的心里就很难受。

希望锦衣卫尽快查清楚这起案子吧。

叶煊也没有去思索这起案子到底是谁参与到了其中,又具体是怎样一个过程,他倒是有些许的想法,也感到了很多不对的地方,比如锦衣卫提前一年设立、昭狱提前一年打造、科举考试提前了三年,这都与原本历史发生了变动。

可他依旧缺少足够的信息量,他可不是神,不可能在没有任何信息的情况下,就能推算出事情的经过。

这种事情只能交给锦衣卫了,他即使有心想要尽快了结此案,让父母出狱,可也无力啊。

。。。。。。。。。

前往春和宫的路上,此时已日上三竿,温和的阳光暖洋洋的,照在父子两人的身上,朱元璋背负双手,朱标跟在身旁。

自乾清宫处理完事务后,朱元璋第一时间想的就是到春和宫看看乖孙,这也是常态了,他每日基本上都是朝会处理完事务后,回到偏殿召集各部尚书继续处理事务,批阅大量奏折,然后看看乖孙,最后回到乾清宫内陪伴着马皇后。

若哪一日心情好了,也会种种地什么的。

“父皇,儿臣倒是有一事不解,为何今日朝会上,将科举舞弊这件事情说出来?虽说很多官员已经知晓了这件事情,毕竟昨日锦衣卫已经开始抓捕考官的族人了,可陛下这么早在朝堂上说出这件事情,恐怕会打草惊蛇啊。。。”朱标对于今日朝会上,朱元璋的举动始终不解,这也是见到朱元璋忙完了,这才问道。

闻言,朱元璋声音很淡,道:“咱就是打草惊蛇,不然的话他们怎么乱起来?”

“标儿,这起案子,涉及的人很多,很复杂。”

“不乱起来,恐怕查起来不会那么顺利。”

朱标心头一震,原来父皇是这般用意。

确实,这起案子感觉很特殊。

锦衣卫是从定远侯王弼府中的人口中,知晓的科举舞弊案件,而毛骧的调查资料中显示,参与科举作弊的,全部都是淮西文官家族。

这让人疑惑的地方太多了。

首先,淮西一派文武和睦,若是淮西文官派参与舞弊案件,武将派也多多少少会参与,可武将家族中无一人参与。

其次,就算淮西武将派没有家族参与,也犯不着举报淮西文官派,但却举报了。

还有,科举舞弊有益者是整个文官集体,浙东派为何没有家族参与?

另外让人疑惑的地方一堆,说不清道不明,感觉很乱的样子,只能跟随着锦衣卫部门的调查结果,逐步推进。

父皇这番用意,确实高明,锦衣卫并非无所不能的,想要调查清楚这种诸多文官大族、各方势力参与到的案子,遇到的阻力和困难也很多,但如果打草惊蛇,先让他们各方乱起来,那能获得的各种有用的消息就多了。

“儿臣学到了。”

朱元璋颔首,他一直以来都毫无保留的将自己治理国家、驾驭权臣、帝王之术全部教导给朱标,在他眼中朱标始终是最合格的继承人。

而朱标也没有让他失望,学习起来有模有样。

该狠辣的时候狠辣,该仁慈的时候仁慈,懂得如何背地里狠辣,表面上仁慈,也懂得遇到不明之事就及时询问。

等朱元璋和太子朱标到了春和宫外,刚准备去看看皇长孙朱雄英的状况,这时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就来了,他匆匆而来决定将今日的考题,和叶煊的事情说出来,“陛下。。。”

“毛骧,你没看到咱正在看乖孙吗?”朱元璋转身凝视着毛骧。

毛骧脸色一颤,立刻跪下惶恐不安,朱元璋则冷哼一声,唤来太医和医者们,询问情况。

太子朱标在旁,面无表情,心中倒是觉得有时候父皇驭下之术有些太极端了,就算是想敲打臣子,也不用每日敲打一遍吧,不过想想倒也能理解,毕竟父皇想用威严驾驭臣子,不然的话如何在当今朝堂上乾纲独断,恐怕也会如昔日那些朝代中的君王般,事事被文官大臣牵着鼻子走。

“陛下,皇长孙的情况,好了一些。。。”太医院副院使王履,带领一些医者入内查看,看着躺在床榻上的朱雄英脸上的痱子消去了小一部分,脸色虽然依旧有着病态的红,但看起来健康多了,心中不由一喜,立刻出来禀告。

“咱的乖孙,好了点了?”朱元璋脸上立刻露出激动之色,想都没想就要扒门而入,见状太子朱标急急忙忙的阻拦:“父皇,现在还不能进入,既然雄英身体好了些,那就证明戴礼的治疗方法有效,可能很快雄英就会彻底好了。”

“那个时候,雄英就能天天陪在父皇身边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