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新纳兰小说>大明科举舞弊老朱请我入朝免费阅读 > 第10章 朝堂局势(第1页)

第10章 朝堂局势(第1页)

叶庸仿佛没有听到似的,咣咣继续捶打着面前的铁器,然后擦了擦汗水这才道:“就不能给我打点凉水喝?喝热水不过瘾!”

“煊儿可是说过,不让我们喝凉水,特别是没有烧开的,喝些温水对身体好。”看着面带不满的叶庸,王氏露出笑容来,虽然她不理解为什么喝烧开的水能好一些,但她很相信自己儿子的话。

去年年初,煊儿就像变了个人般。

不但喜欢阅读各类书籍,同时还突发奇想的打造出‘滚筒式油印机’这样的稀罕物件,对于朝廷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改变了户籍,称得上光宗耀祖。

叶家世代工匠世家,终于出了一位官!

虽然听说仅仅是位不入品的誊录官,但那起码也是官啊。

‘咕噜噜’。。。听着王氏的话,叶庸虽然很不情愿,但想了想还是接过温水一口饮尽,提起他的那个儿子,他就感到自豪,脸上带着淳朴的笑容,“煊儿现在应该在贡院内正忙着呢吧。”

“趁着天还没有彻底黑,将这把锄头锻出来,多卖些钱,接济接济煊儿,这年头当官的也穷啊。”

身在京城,哪怕是百姓对于部分消息也不是很闭塞,比如当今朝廷官员的俸禄,早就有传言乃是历朝历代最低。

甚至很多官员穷的去街市上售卖朝廷发放下来的米、布。

其中可是有着不少的大官,大官都混到了这种地步,更何况煊儿这种小官了?

因此哪怕叶煊当上官了,叶庸这个老子也没指望通过叶煊过上富裕生活,反而想着多锻造些铁器农具,贴补叶煊,他咣咣的砸着,粗壮有力的手臂满是疤痕,这是长些年锻造铁器、打造木具意外受的伤痕。

面前刺啦刺啦的火星子冒着,半晌过后叶庸这才将面前这把锄头锻造完毕,他用铁架子将其放入冷水中去热,过了一会拿起锄头,挥舞了两下,露出满意之色:“不错。”

“就是可惜,这年头钱越来越不值钱了。”

叶庸嘟嘟囔囔,身旁的王氏又给叶庸打了一碗温水,听到他的话,便言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们这些老百姓只能被动的去接受,尽量把这些日子锻造的锄头卖了,然后用宝钞换粮。”

“不然的话,过段时间,宝钞又贬值了。”

叶庸眉头紧皱,这两年宝钞简直是一天比一天不值钱,而往往现在市面上流通的基本上都是宝钞。

原因何在?因为所有人都急着想把宝钞出手。

这就导致,他这种工匠家庭出售农具、木具时,收的也是宝钞,除非他不收宝钞收铜钱,可偌大京城又不止他一个工匠铺子,总有其他人愿意收宝钞的。

他记得清楚,洪武十四年的时候一贯宝钞能兑换八百文铜钱,现在洪武十五年,一贯宝钞就能兑换六百文了。

售卖铁器农具的时候,收的是宝钞。

很少有人会拿铜钱购买。

那么收到宝钞后,就要及时出手,去购买粮食。

不然的话,每个月手中的宝钞都会降价,轻则三五文,重则八九文。

晚几个月出手,就相当于亏一大笔钱,每一文钱对于百姓来说都是命啊。

更何况叶庸还想着这些钱将来补贴在朝廷当官的儿子叶煊呢。

这般思索着,叶庸看着天渐渐暗了几分,已经到了下午,便决定明日上街去卖卖这些日子打造的铁器木具。

可就在这时。

四五名锦衣卫脸上带着冷意,猛的闯入叶氏匠铺,为首的不过是个小旗,他扫了一眼那脸上带着惊恐慌乱的叶庸和王氏,道:“锦衣卫办事,跟我们走一趟吧!”

叶庸和王氏,就是本本分分的平民百姓。

叶家自元朝开始,世代皆以打铁为生,元朝的时候百姓们吃不饱饭,也没想着多要孩子,因此叶家这一代代都是单传,从未有过读书人,见到凶名赫赫的锦衣卫持刀前来,哪怕身材壮硕的叶庸,也是满脸惧意。

“为什么要抓我们,我们犯了什么事情?”

王氏更是被吓得说不出话来,面色苍白。

“哪有这么多废话,走!”锦衣卫小旗冷哼一声,对叶庸并没有好态度,很明显这小小的铁匠铺子没有什么油水,就算抄家了难道他们还能扛着一把把锄头回去,他向前一步,意思很明显。

你们两个不愿意主动跟我们走的话,那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叶庸心中不服,但还是惧怕锦衣卫的权势,拉着王氏,默默地跟在锦衣卫的后面。

邻里街坊看着叶庸夫妇被锦衣卫带走,尽皆脸色大变,发生什么事情了?

这一晚,注定不平静。

除了禁军和锦衣卫包围了整座贡院考场外,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已经将所有考官的信息全部调查完毕,一个夜晚的时间将考官的家人们全部抓入昭狱。

京城,人心惶惶。

城东紫金山麓、皇城西南的三山街,大工坊附近,诸多官员家中都已经乱了起来,吏部侍郎赵瑁家中,他脸色阴沉的左右踱步,“怎么会呢?不可能啊。。。”

“怎么可能会有人把这件事情泄露出去?能提前知晓考题答案的,皆是文官大族。。。”

赵瑁脸色不是很好看,他今日并未前往贡院考场前参与到围观举人科考的过程,但他很快就得到了禁军和锦衣卫包围整座贡院考场的消息,并严令禁止除了医者外的任何人出入。

若仅仅是这件事情的话,他倒不至于慌乱。

往好的方面想,也许是时隔九年再度开科,皇帝重视此次科举,所以下令禁军和锦衣卫包围考场保护考生。

但随后的一件事情,却让他彻底不安,因为整个京城各处区域,都传来锦衣卫搜寻考官家属的消息,将考官的族人带入了昭狱。

昭狱!这是什么地方他可清楚的很,皇帝洪武十四年打造此大狱,非犯下严重过错和大罪的人,很难进入此狱,基本上被关于昭狱的人,已经可以去见阎王了。

将考官家属带入昭狱,很明显考题泄露、科举舞弊这件事情已经被陛下知晓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