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这一次科举出现了原本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舞弊案件,让叶煊越发感到心中不安。
果然这其中存在着蹊跷!
存在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和其他人为因素!
除了科举考试提前了三年外,叶煊同时也知晓了洪武十四年九月,也就是去年,朱元璋设立了锦衣卫,而原本历史中是洪武十五年五月成立的锦衣卫,锦衣卫这个部门也提前了,这件事情和科举提前有关系么?
但现在他没有去想这些事情,而是担忧着自己的安危。
“难道我要被连累,一起处死?”叶煊感到心中不安,虽然老朱把他安排到这贡院中担任考官,可他从未参与过考题的设定,也就负责利用自己发明创造出的滚筒式油印机帮着打印试卷而已,现在科举题目泄露,发生了舞弊案件,岂不是自己也要死?
这种大案,朱元璋怎么可能因为自己立下小小的功劳,就法外开恩?
肯定是全部杀死,以儆效尤!
现在该怎么办?
这件事情本就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可自己却要被连累而死!
叶煊看着乱糟糟的人群,这些平日里博学多才的考官们,此时却像是一只只无头苍蝇,有的人在争吵、有的在思索办法、有的甚至已经开始甩锅了,眼看着时间流逝剩下不到两个时辰,一旦时间到了舞弊案已成定局,大家都要死。
“能不能听我说一句。”
叶煊觉得根本指望不上这群考官了,忍不住言道。
闻言,贡院内帘静了些许,众多考官纷纷看向了叶煊,其中也包括正主考官滕毅、副主考官范敏。
众人对于叶煊不以为然,很多人都清楚这个叶煊原本就是个工匠,就是靠着滚筒式油印机这个发明,才进入到贡院中的,并且进入到贡院中也就负责印刷试卷。
听你说两句?你能说明白什么?
“叶誊录,你有什么想说的。”范敏转过身来,他大约四十多岁的年龄,目光投向叶煊,语气很冷,面容也带着不善。
众人思索商讨对策,你一个誊录官说来插什么嘴?
叶煊现在并无官职在身,因此范敏他为‘叶誊录’并没有毛病,闻言叶煊面色平静道:
“为何我等,不重新拟定新的考题?”
“既然考题已经泄露,舞弊案件已成定局,那么我们现在所需要做的,就是让这起舞弊案件,起码在天下百姓眼中和士子眼中消失,而现在重新拟定新的考题,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有着滚筒式油印机,哪怕只剩下两个时辰,依旧来得及打印出足够多的试卷使用。”
叶煊的这句话,让众考官不禁发笑。
滕毅和范敏这两位主考官更是嗤笑一声,不屑与叶煊解释,有好心的考官看了叶煊一眼,道:“叶誊录,这确实是个好办法,但我们不能改。”
“先不说剩余时间内,能否拟定出新的题目。”
“就说朝廷规定的考试内容,已经定下,我等本就没有权力更改。”
“会试需考四书,为统一命题,所有考生必答。”
“考生需在报名时选定《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中的一经作答。”
“会试科考,共考三场,每场三天,每场内容侧重不同。”
“第一场:四书义、经义。”
“第二场:论、诏诰表等公文写作。”
“第三场:策论。”
“科考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考试范围、题型和答题格式均严格限定,考生需严格遵循程式,四书五经的阐释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等官定注疏为标准,不得自由发挥;我等如何更改和重新拟定?”
这名考官侃侃而言,叶煊忍不住道:“都已经死到临头了,还要理会朝廷规定?这是唯一能活下来,让陛下满意的方法,不然的话只有死。”
“我看你们是迂腐书文读多了,不懂得变通!死到临头还要遵循朝廷规制,难道你们老老实实的遵循这项规定,陛下就会不杀你们了?”
叶煊真觉得这些人读书读傻了。
这个时候了,还要遵循律法和规定?
那朱重八饿的活不起了吃不上饭的时候,是不是也还要遵循元朝的律法,不可以造反?
若非这件事情牵连到了他,弄不好他也要被连坐处死,他才懒得管这件事情。
叶煊的这一席话,半怼半骂,让众多考官清醒了几分。
说得有理。
确实是这样,已经死到临头了,这是唯一看起来比较合适的方法,或许能获得一线生机,难道这个时候还要遵循朝廷规章制度么?
不如此做,必死无疑;但按照这个方法去做了,或许有活命的机会。
“就这样办吧,听天由命。”
“我等速速重新拟定新的题目。”
“叶誊录,你负责及时打印题纸。”
滕毅和范敏两位主考官相视一眼,最终决定按照叶煊所说的这么办,实在是目前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并且时间有限,他们纵然才思敏捷就算想出其他好的办法,时间也来不及了。
可随着两位主考官的话音落下,叶煊却摇头道:“不,我来拟定新的题目。”
“你们负责抄录,打印题纸。”
“两个时辰内,需打印完成,然后科考开始,分发给考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