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新纳兰小说>大明科举舞弊?老朱请我入朝 > 第23章 案件真相(第2页)

第23章 案件真相(第2页)

“若是回答不知罪,那就是明知有罪,却认为自己无罪;此举与藐视君何异?依旧有罪!”

“陛下没有给臣思索回答的时间,而是直接给出了答案,也就是'臣具体犯的是哪道罪',让臣明白了自己的过错,这难道不是陛下开恩么?”

随着叶煊的声音渐渐落下,太子朱标和毛骧、蒋瓛二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其中有着这么多的说道啊,陛下说是来问罪,其实根本不是来惩罚叶煊的。

“国士之才。”良久,朱元璋道,随即似想到了什么,注视着叶煊:“你心中应该还有话,不敢说吧?”

“臣没有。”叶煊不暇思索的躬身道。

朱元璋双眼眯了眯,若有所思。

他敢笃定,叶煊肯定肚子里面还有其他话没说,那就是他此举的另外一种目的,‘御下之术’。

先点出了叶煊犯下的罪,让叶煊感到惧怕。

然后让叶煊知晓,他这位皇帝没有追究这件事情,让叶煊感恩。

这就是御下之道,恩威并用。

叶煊如此聪慧,肯定能看出来他此举的第二层深意,不过却没有说出来,可能是不敢说,也可能是这里人太多了,不方便说,总之叶煊这个年轻人,很不错,真的很不错。

让他有种惊艳的感觉,远远比起当初遇到刘基、李善长、胡惟庸等人更加惊艳。

真正的民间大才,堪称国士。

“你也坐吧。”朱元璋的语气缓和了很多,脸上也渐渐浮现出笑容来,叶煊心中的石头这才放了下来,终于过去朱元璋这一关了,他就知道面对老朱凶险万分。

当然他能过得了这关,也并非是他智慧就强于朱元璋、李善长等人了,这是源自于提前对朱元璋这个人的了解,和朱元璋面对时,尽可能的将每句话、每个举动想的复杂些,这样总会有出人意料的收获和好的结果,面对这种人只能这样做,才能活得好好的。

蒋瓛眼见手快,看着不远处有个椅子正正好好,这就准备过去抬过来,可却被毛骧狠狠地瞪了一眼,蒋瓛这才发现这椅子和陛下所坐的齐高,这可不行。。。又找了找,见有个差不多矮上一头的小椅子,搬了过来。

皇帝的命令,叶煊自然要从,老老实实的坐在了上面,心中却在思索。

今日朱元璋的态度对待自己,并非是那么友好,那么他可以肯定,朱元璋是绝对不知道他有治疗天花病和肺痨病的方法的。

戴礼那边,很有可能失败了。

不然的话,以朱元璋对待亲人的态度,和对待自己皇长孙的感情,若是知晓他能够治疗天花病,对自己的态度不应该这番。

按照他的假设,一旦自己能治朱雄英和马皇后的病,朱元璋对自己的态度肯定会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马皇后的病是慢性病,需要长期的治疗,这期间朱元璋是不可能继续这般对自己使用‘御下之道’的。

可不要觉得,朱元璋对自己使用一次御下之道就结束了,这里要考虑老朱充沛的精力,他可能不厌其烦的来回使用,隔一段时间、遇到某种事情,就使用一次,他倒是既达成了目的,又能让太子朱标在旁学习到了如何当一位皇帝,可自己却遭不住啊。

得尽快让朱元璋知晓,自己能治疗天花病和肺痨,今日看是否有机会提出来。。。

正当叶煊心中思索之际,朱元璋打量着面前的年轻人,若有所思一番,言道:“咱听说,你交给锦衣卫部门一种‘假设推理法’?这法子咱倒是觉得不错,可这两个家伙,假设出来的可能都不成立。”

“咱想让你,假设一下。”

来的路上,朱元璋就在想这件事情了。

假设法,在他眼中确实是不错的调查案件方法,他觉得锦衣卫采用这种方法的话,会省下很多力气,可毛骧、蒋瓛这两个家伙确实是饭桶,也就网罗罪名、刑讯逼供有点能耐,真让他们用假设法推理案件,推理出来的都是什么东西,不堪入目。

这一路上,毛骧和自己说了很多,其和蒋瓛假设的可能,而这些皆根本不成立,他一眼就看出来了。

对于这起案件,他身处于高位能看的更明显些,甚至已经能看出来具体是哪些人在争斗了,可其中有着很多的疑点,饶是他暂时也看不清楚。

原本,朱元璋从未想过调查案件需要叶煊这个人的帮助,能打造滚筒式油印机,能献出国策,已经远非普通人能够相比的了,若是调查案件也有能力的话,那就可以称得上天人了。

可叶煊提出了这假设法确实有着很大的作用,他想让叶煊试着假设一番,尽可能的早些查清楚这起案子,他倒要看看大明朝是谁有如此大的胆子,敢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舞弊。

当然还有着另外一个原因。。。

“若是让臣假设的话。。。”叶煊欲言又止,他自然是能大致假设、甚至还原部分过程的,因为结合他对于历史的了解,和从朱元璋、锦衣卫这里获得的各种信息,确实足以能将过程还原个八九不离十,可朱元璋为何让他假设?

就因为他教给了锦衣卫部门假设法?

这当中肯定有其他的猫腻,老朱绝对给自己挖了一个坑!

他之所以欲言又止,犹犹豫豫,就是在想老朱让他进行假设,到底有何用意,真的是更快调查清楚案件那么简单么?一时半会他想不明白,不过这个坑他记在心里了,不能忘,必须要尽可能的将朱元璋的每句话、每个用意想的复杂些,不然的话说不准哪一天就让这朱重八给收拾了。。。

“臣倒是认为,这起科举舞弊案,必然是浙东系、淮西系两系文官集体共同筹划的,两系文官大族几乎全部参与。”

“而最后,为何仅有淮西系文官大族参与到了其中,浙东系却没有参与;同时又为何是淮西系武将定远侯王弼府中的人举报,这其中很有可能存在着浙东系的更深的算计。”

叶煊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朱元璋顿时露出愿闻其详之色,见状,叶煊也就没有犹豫,决定根据自己的假设,复盘一下这起案件。

“臣认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