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分为12个区域。
有厨房,有窑室,有通风设施,有运料通道,有能源储藏地,等等。
完美,合理,美感,。。。。。。。。
杨旭无法形容了。
太牛逼了。
给他的感觉,就好像,是一枚芯片,方寸之间,有庞大的世界。
这个厨房,就是如此。
复杂又精密,杂乱又顺畅。
杨旭惊喜的发现,很多之前自己没有想到的事情,都被考虑了。
比如运料的问题。
几千斤的木料,煤炭,材料,等等,自己一个人搬来搬去,得多费劲啊。
更别说炼制出来的钢铁,木炭,瓷器,木材什么的。
自己想要搬动,挪用,也是个大工程。
但这个方案里,全部完美解决。
百分之90都不需要自己操心,有相应的设备,工具,机械,方案来帮助。
当然,你还是要自己动手的,毕竟这不是全自动的智能体系。
杨旭太满意了。
随即,就细细查看。
皱了皱眉头,金手指给出的这套设计方案,实在有点复杂,光是自己的所有物资,全部都要填进去,还不够。
需要不少的耐火材料,和长条石,瓷土之类的。
除此之外,还要花费最少一百多天的时间。
好在可以分段建造。
先把一个木材烘干窑室搞出来,三天就差不多了,在木料烘干的那段时间,还可以继续干别的。
同时进行。
。。。。。。。。。。。。。。
几天后,也就是7月15日。
杨旭重生回来,已经足足一个月了。
这并不是什么值得纪念的日子。
他只是脑海里想了一下,也就抛之脑后。
综合性的窑室,已经完成了外表的框架。
它的体积比之前预估的要大了一点,34平方米,但高度却达到了10米,上面有通风管道,运料通道,进风口,等等。
这么大的空间,当然不可能只干一件事。
实际上,这个综合性窑室,能干的事情,多了去了,几十种甚至上百种。
甚至连烧玻璃,炼焦炭,都是可以的。
但具体情况跟杨旭想的不一样。
他原本的想法,是一个窑室搞定一切。
事实上,这根本不合理。
光是炼钢,就需要密封式高炉,绝对不可能跟其他混为一谈。
所以,此窑室,其实是一种复合型,多窑融合式。
简单的理解,就是把大大小小各自功能的炉窑,配到一起,大家共享空间,设备,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