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星辰在战术上不屑于李红星,但在战略上却很重视。
她借着八卦的机会开始事无巨细地打听李红星家里的事。比如,村里谁跟他家有矛盾有仇隙。
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表意见。
“这说起来就长了,最讨厌李红星一家的当数老田家,就是田老四家。田家的小儿子跟李红星是同班同学,李红星总打他。田老四夫妻俩去找李红星的爸妈,结果这两口子说小孩子打打闹闹很正常,别那么多事儿。他们还笑话田老四的儿子像个娘们,没有男子汉气概。田老四夫妻俩气坏了,双方大打出手。从那以后,两家见了面谁也不说话。”
“还有李老六家,也就是李红星的堂叔,她家只有两个姑娘没有儿子。李红星大年三十去他家,说你家没儿子,以后家产都是我的,你们吃那么好干啥,吃的都是我的,把李老六一家人气得不行。”
何星辰一一记下这些人名,还在大伙的指点下,记住了这几家人的长相。关键时刻这些人得用上派场。
……
第二天轮到何星辰林红和赵清明值日。
大家都在等着看笑话,特别是男知青那边,一个个幸灾乐祸地看着赵清明。
还有人拍着赵清明的肩膀说:“小赵,你今天小心些。”
赵清明微微一笑,什么也没说。
何星辰跟赵清明商量:“我俩负责抬水扫院子还有劈材,你负责做饭刷锅和收拾厨房,怎么样?”
赵清明完全无异议:“可以。”
何星辰又接着说:“我们忙完也会过来帮你,我还有一个想法,早饭咱们就做简单的,熬粥贴饼子就行。但午饭能不能改一改?”
赵清明温和地问道:“那你说怎么改?”
何星辰说:“要不咱们蒸包子?用高粱面加点白面作皮,韭菜粉条馅,多蒸几锅,晚饭也出来了。”天天吃贴饼子和杂面馒头实在吃腻了。
赵清明考虑一会儿,点头:“可以的,我会发面,我一会儿找老乡借块老面头发面。”
何星辰大力称赞:“赵同志,你真是好样的,你跟别的男同志不一样。你将来一定能娶个聪明能干的好媳妇。”
赵清明谦虚地笑笑。
一直偷偷听他们谈话的众人:“……”
还有不少男知青先是愤愤不平,李青海狠狠地嘲讽赵清明:“这个赵清明真给咱们男同志丢脸,你看他那个谄媚样儿,就感觉跟个面团似的,一点脾气都没。何星辰说啥他应啥。”
袁明附和道:“可不是嘛,一点脾气都没有,那还叫男人嘛?”
何星辰和林红去河边抬水,一共跑了六趟,把两个大水缸灌满。赵清明开始贴饼子和煮粥。
何星辰和林红帮着烧火。
早饭做好后,大家排着队去打饭,匆匆吃完早饭后开始上工。
等到大家一离开,刚才还喧闹无比的知青点一下子变得安静下来。
赵清明把两口大锅刷好,挎个篮子,说道:“咱们去菜园摘菜吧。”
两人也各拿了一只篮子跟上。
何星辰一进知青点的菜园,不由得面露无奈,这是啥菜园呀,蔬菜长得面黄肌瘦营养不良,韭菜长得跟杂草似的,菠菜无精打采地趴在地上,小白菜的叶子上净是虫眼。菜园里的菜还没杂草多。
赵清明安慰道:“没办法,大家以前都没种过菜,没经验。以前有几个老知青带着种还好,后来这些老知青都陆续成家搬走了。菜园就没人上心打理了,因为是集体的,谁都觉得反正有别人去弄,结果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林红愤愤不平地说:“我来得比较早,起初我收了工还来菜园里拔草浇水,后来上工太累,我看别人不干,我也不愿干。”
何星辰点头表示明白,凡是吃大锅饭的地方,积极性基本上都不会太高。原本积极性高的,看着懒人跟他拿一样的报酬,时间一长也会意难平。索性大家一起摆烂。
何星辰看着这些细得跟头发丝似的韭菜,这得择到什么时候啊。
她说道:“你们挑好的摘,我去老乡那儿买点韭菜。”
赵清明拦住何星辰:“你还是别买了,咱不能做个饭还自掏腰包。”
何星辰无所谓地说:“没事,村里的菜比较便宜。钱算我的。”
何星辰提着篮子去村里转悠,她刚一提出要买韭菜。
大家热情地说道:“买啥呀,你等会儿,我去给你摘。”
这些老乡们你一把我一捆的把菜摘回来,堆在何星辰面前。
何星辰要给钱,对方像受了侮辱似的,佯装生气道:“你再这样客气,我可要生气了。乡里乡亲的,这点东西要啥钱?”
何星辰真诚道谢:“谢谢你们,我代表我们知青点的知青们谢谢你们。”
大家说道:“小何,你以后没菜吃了尽管到地里去摘,都不用打招呼。”
“对对,你看上谁家就摘谁家的。”
何星辰提着满满一篮子菜回来了,说全是乡亲们送的。
赵清明和林红都佩服地看着她。
赵清明去和面,何星辰和林红坐在一旁择韭菜。
何星辰想到的是,既然知青们种不好菜,何不由她接过自留地?她负责打理菜园子,免费供应知青们蔬菜菜,剩下的收获归她所有。
她越想越觉得这个办法可行。每户人家都有自留地,知青当然也有,但他们来得晚,好的地方都被分完了,只能分给他们一些犄角旮旯的地方或是荒地。他们这片菜园就是半荒地,至少得好好打理个一两年,土地才变得好些。但是知青们哪有那个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