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也是他和与吕叔湘合作统编教材修订。
197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师阵容堪称“黄金一代”,集中了当时中国语言学界的顶尖学者。朱德熙就是这个金子。
所以周止才觉得这个时间点的中文系比起来以后的中文系有实力的多,真正的黄金一代,丝毫不水,就算他是畅销作家,也觉得可以听听,打打基础。
现在的朱老师,正值壮年,说话的时候,操着一口常州的普通话,讲课的时候尤为清晰。真的要把每一个知识点都塞到学生的脑子里面。
周止看着媳妇在那里刷刷刷的抄写的笔记,他一点头,只要媳妇记好了就行,他后面去看自己林清月的。
忽然朱德熙上课的时候,突然说了一句:
“今天第一节课,大家刚刚也听的有些无聊了,我今日先举一个小例子吧,就用今日最火的书,《提篮桥的救赎》。”
“这是一部比较通俗的小说作品,不过正因为如此,我料想大家都看过。”
因为今日并没有讲各种比较深入的文化知识,只是朱德熙大概介绍了一下整个汉语课程而已。所以他给所有人分析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使用太过深入的知识。
但是朱德熙所说的这一句话倒是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不禁将目光放在他的板书上面。
朱德熙也是微微一笑,他便是知道,这些学生都是喜欢看小说,特别是通俗一点的小说,要和他们讲课,就得从这点入手。
“这本书里面,还是有一些地方使用的语言很巧妙的,光是从这点上来看,这个作者是很有水平的,在语言上面的天赋很高。”
朱德熙擦掉黑板上的现代例句,突然用篆书写下「?」(汉代“救赎”的初文),粉笔在“辛”字部首上重重一顿:
“我们先看书名——“提篮桥的救赎”是个偏正短语,在东汉王充《论衡》里就有类似结构的表达,如“四海”“九州”,都是用修饰语来限定中心语的范围。在“提篮桥的救赎”这个短语中,“提篮桥”修饰“救赎”,和“眇思”中修饰语与中心语的搭配关系有相似之处……”
虽然是从《提篮桥的救赎》慢慢引入,但是这确实是让这群学生听的格外认真,虽然教师说的这些东西,也弄得他们云里雾里的。
“老师,你说这个作者水平很高?到底有多高?”
朱德熙微微一笑,说道:“老师我是一桶水,他至少有半桶水!”
这么一听周止和林清月都是微微笑起来。
周止感觉自己第一篇作品能够有着朱德熙一半水平倒是挺高兴的。
不过汉语言水平和写小说水平不能完完全全等价的,很多研究者其实对于写小说都不太感兴趣~
林清月对着周止微微挑眉。
其他人讨论起来“那您不是说他只有半桶水吗?这不是骂人吗?”
“哪有这么说的?能够有朱老师的半桶水,那得是多厉害!”
……
——
求追读和月票!如果有币的也可以打赏一下,帮作者冲冲追读和榜单!
等到了上架当天发十章!!!
日万一个月!!!也会疯狂加更!!!
不画饼!求追读和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