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刚刚分完了粮食,整个大队都还处于这个欢快的氛围当中。
晒谷场门口,刘一民坐在地上,还在吩咐几名青壮年干活,说道“这地上漏下来的稻谷子要扫的干干净净,还能有一两斤!”
其余几位年轻人点点头,问道:“刘书记,这几天这么开心,卖完大米之后,我们去镇上再喊来一个放电影的呗?”
“行行行,过两天去镇上卖完谷子之后,我们就喊人下来。”刘一民笑着点点头。
一回头,就见到三辆二八大杠,齐齐整整的过来。三人还都穿着一件中山装,这正式程度倒有些像领导。
刘一民哪见过这个场景,这时候的二八大杠在农村真属于奢侈品,问道:“你们是下来的干部?”
老张微微笑起来。每次下乡最喜欢的就是骑着二八大杠的神气样子,说道:“不是,我们是文化馆的作家!”
“哦!作家啊!”刘一民点点头,这群文化馆的作家最闲,闲来无事就喜欢下乡逛逛,还美其名为采风!!
“你们这里是长文大队吧?我们找你们大队的周老师。”老张接着问道。
刘一民抽了一口烟,这才慢悠悠说道:“对!怎么,你们找周老师什么事情?”
“馆长吩咐我们了!让我们喊周老师去文化馆里面工作!”旁边的一人解释道。
刘一民这才点点头,原来如此,周老师除了是状元外,还是一个作家呢!他倒是忘记了。
然后指着路说道:“从我们这条晒谷场一直走过去,最大的房子就是他们家。”
过了一会,周家门口。
只见到三辆二八大杠就这么水灵灵停在他们家门口,要说周止的名字很好打听,他们跟着刘一民说的,一路就问过来了。
这才到门口,就见到周家一家老小都坐在堂屋里面吃饭,那香味都快溢出来了!!
见到屋子里面的人一点反应没有,老张咳嗽了一声,还是走到门前敲敲门。
周立挺站起身来,骑着自行车的人,多半是城里的人,更可能是县里的干部。
端起碗来问道:“你们是?”
老张这才自我介绍道:“我们是文化馆的,这次来是找作家周老师的,听他们说周老师住在这里。”
这种作家,老张觉得叫声老师没问题,而且周止不本来就是老师吗?
所以他看向了人群,一共就四个男人。
其中周老大和这个站起来的老头,年纪都不小,应该是在他们两个之中了。
主要作家在人的心中,都是成熟稳重的形象,其他的老二有点混,老三还有点稚嫩。
等着他环视一周之后。
周立挺指着老三说道:“老三,又是来找你的。”
几人顺着目光看过去,就看到坐在堂屋最里面的那个年轻男人缓缓站了起来。
老张心中顿时有着一种疑惑,是不是自己找错了人?这么年轻稚嫩的一个人,还能是作家,倒有些意外。
周止端着碗走到门外,听到文化馆的名字,他就大概猜到了对面来的意思。
“找我干什么?”
他端着碗问道。
几人闻着腊肉的香味,都偷偷摸摸看了周止的碗一眼,见到里面放着几大片腊肉块,这肉又香又有油水,关键上面的辣椒碎更是看起来食欲满满。
老张没有回答问题,而是问道:“你是作家周止?”
看到年轻人之后,把老师的后缀都给换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