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新纳兰小说>角色体验系统娱乐圈笔趣阁 > 方正蓉与华雅君(第1页)

方正蓉与华雅君(第1页)

方正蓉与华雅君

========================

馀寻光杀青了,随时可以走,方正蓉却不行。她作为女主角,在拍完後续结局的剧情後,还得跟着剧组去闽州拍邓府的戏。

昨天,她拍完了华雅君得知陈敏笙死讯的哭戏。

那场哭戏哭得她也缺氧了,大半夜的时候心里还抖着。

在华雅君经历了人生如此大的坎坷之後,方正蓉作为饰演她的演员,有些拿不准後面六集戏份表演的方向。

别看方正蓉前面的话说得利索,其实她自己知道,她在表演方面的天赋真不如馀寻光。她寻思着,把心里的问题拿出来跟馀寻光讨论讨论。

国人都是喜欢在饭桌上谈事情的。

“我之前设计了三种方向,但演到现在我觉得都不合适了。”

馀寻光把握分寸,不轻易提建议,“曾导有什麽说法?”

“曾导说我应该重新考虑。”

“那你现在有新想法了吗?”

方正蓉仔细说着:“我还记得我们那天和朱孟老师的谈话,华雅君不单单只是一位母亲丶一位妻子那麽简单。关于她的符号特色,我分两条线理解。一条是明线。”

“在家庭关系中,母亲和父亲一样担任家庭支柱的角色。当其中一根支柱倒下——比如华雅君失去邓希康丶失去陈敏笙之後,前者会因为失望而感到解脱,後者会因为爱慕崩溃。”

“但这种情绪是短暂的,她不会一蹶不振,她也不会表现出什麽恨意滔天。在来沪市的路上,一个个死去的同胞早就让她认识到了国仇家恨,这方面她已经是成长过的了。”

馀寻光想着自己见到的华雅君,“华雅君在战後已经飞速成长为了一位战斗经验丰富,且有信仰和梦想的战士。”

方正蓉当然也这样认为,“是的。”

馀寻光思索着,“我想,你理解的另一条暗线,是抗争和战斗。”

方正蓉的眼睛里失去了光,又有光,“是的。”

“她是在为了什麽而不懈奋斗?”

“为了救国,救民。因为她失去了丈夫,所以她不愿意其他人也失去丈夫。因为她有一个孩子,所以她想要所有的孩子都更好丶更自由的活着。为了广阔美好的未来,她愿意去战斗。为活着的人战斗,为死去的人战斗。”

“所以角色反而更加需要展现出一种向上的生命力。”

“说得对。”

方正蓉逐渐感受到自己的思路变得开阔起来。

两个经纪人也都只是在旁边听着,并没有插话。

想了半天,她又叹气,“道理我都懂,我主要是抓不住那份情绪。”

馀寻光喝了口清汤,“没问曾导和朱老师吗?”

“他们说我是女主角,有些东西需要我自己想出来。”

别人教的到底不够深刻。

方正蓉吃了一口碗里已经放冷的菜,味同嚼蜡,“小馀,陈敏笙在裴临风阵亡前後的那几场戏,我看你过渡得很好,你当时是怎麽把握情绪的?”

馀寻光并未藏私,“我当时是试着往革命精神上去联想。”

方正蓉挑了挑眉,示意他继续。

“这是我从陈敏笙的情绪里品味出来的。”馀寻光认为这是不错的思路,可以分享给朋友,“我们身在有産阶级,但我们的目标是无産阶级。《风雅颂》剧本进行到最後,就是无産阶级主义革命的胜利。”

“我之前问过朱孟老师攥写《风雅颂》的目的,他说他没办法写尽一个时代,所以他只能通过个体去反映时代。[华雅君]不仅是剧的女主角,她还是一个符号。她代表着封建,资本丶军阀丶到最後走上共産主义。她的这条路是历史注定的,也是那个时代的人付出千千万万生命才证实的救国存亡之道。”

“我後来决定反推,我们的人物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利用到这种革命精神,[陈敏笙]的人物内核究竟是什麽。”

“我一开始想,陈敏笙在经历那麽多之後会很受打击,会崩溃,因为人之常情嘛。可後来再一琢磨,他难道是经受不住挫折的人吗?这样受不住困难的人是如何能独自在国外六年,以优秀毕业生完成学业的?陈敏笙16岁出国学医,为的难道不是救国救民吗?”

方正蓉有感而发,“在剧里,陈敏笙的角色的定位确实更多的体现在[女主丈夫]这一符号上,他所有的一切行为都是为女主服务,导致其他方面有所欠缺。不过我们演员在揣摩角色丶理解角色的时候,本来就有理清角色行为逻辑线的义务。”

馀寻光点头,“理清楚全部思路後,我就把陈敏笙往理智的方向去演。我认为他是一个医生,他应该有那份担当和冷静。”

方正蓉也想起来,“怪不得在陈敏笙撤离前,和华雅君最後一个晚上的相处戏,你演的和以前的感觉一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