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嫂,这火候啊,要看火苗的颜色,
蓝火苗的时候,就是正好,
要是冒黑烟,那就是火太大,烧锅了,
添加柴火时,不要大把的往里塞,
师傅知道,啥时候要大火,啥时候要小火,
你别看这添柴烧火简单,它可是个技术活,
而且,这个环节非常重要,
按师傅说的做,你这么聪明,保准一学就会。”
在王翠妞的耐心教导和鼓励下,
她们渐渐掌握了技巧,干起活来也越来越顺手。
石金花和石荷花,不再粗心大意,
包装的枇杷膏,精美整齐;
刘兰英搬运东西稳稳当当,再也没出过差错;
姜氏清洗的药材,干净无杂;
二嫂陈氏,也能熟练地协助熬膏师傅,准确地把握火候。
随着时间的推移,作坊里的生产愈顺利,产量也日益增加,
王翠妞看着忙碌而有序的众人,心中满是欣慰。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家的积极性,
她又想出了一个新点子,那就是,技能竞赛。
每隔半个月,作坊就会举行一次竞赛,
比赛项目涵盖:熬膏、包装、清洗药材等各个环节。
获胜者,不仅能得到额外的工钱,
还能获得一面小红旗,挂在自家门口,
那可是全村人,都羡慕的荣誉。
第一次竞赛那天,作坊里热闹非凡,
每个人都憋足了劲儿,想要一展身手。
熬膏师傅们全神贯注地盯着火候,
手中的铲子不停地搅拌着,
渐渐地,川贝、枇杷,水果、药材,慢慢的熔化,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药香;
包装区的姑娘们手指飞舞,标签贴得又快又好,
一瓶瓶枇杷膏,在她们手中,
迅被包装得,精美无比;
清洗药材的人们,也不甘示弱,
把药材洗得干干净净,一筐筐摆放得整整齐齐。
最终,经过王翠妞、老族长、村长、
还有石柱福、老郎中,一众评委组,
进行一番公平、公正的评定,
评选出了各个项目的优胜者,
阿珍凭借着娴熟的包装技巧,赢得了包装组的冠军;
一位经验丰富的熬膏老师傅,
以精湛的熬膏技艺,毫无悬念地,摘得熬膏组桂冠;
而清洗药材组的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