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李弘阔。
李弘阔虽然一根筋到有点傻,但对于栾也和樊青的建议还挺听话。每天打电话沟通各种需要的纸制产品的细节,大到纸伞小到书签,从制作到设计,每个细节都反复确认,生怕到时候拍照出不了效果。
栾也没有留联系方式,于是所有电话都打到了樊青这里,联系从早到晚随时随地,非常的求知若渴。
“我……靠。”樊青骂了一声,接起电话。
今天这通电话同样是在沟通纸制品。李弘阔絮絮叨叨,说之前说的制作工艺已经更新了,带着花叶的本子书签已经做好了,画也画了几幅。但纸灯,伞之类的,还有问题需要沟通一下。
“要不明天早上我来找一趟,带上东西让你们看看。”李弘阔说,“然后我们再面对面沟通?”
樊青看了一眼栾也,回答:“行。”
栾也还躺在沙发上闭着眼睛,樊青凑过去把他抱住,整个人和对方贴在一起,小声说:“吓死我了,这电话要是早五分钟打……”
栾也闭着眼笑道:“还能把你吓萎了啊。”
樊青笑了两声,重新把头埋进对方的肩膀。
“明天说李弘阔过来聊聊。”
“听见了,让他直接来茶室。”
“那你……”
“你和他聊。”栾也声音还有点沙,“我听着。”
樊青抬头看他:“我?”
“如果他要问的是摄影方面的事,那肯定是我跟他聊,但现在他想问的是产品上的事,之前那些主意不都是你提的吗?伞,灯,摆件。”
栾也说:“所以你和他先聊。”
樊青“哦”了一声,片刻后又问:“如果没有这些东西……真的拍不了照片吗?”
栾也终于睁开眼,目光转向樊青。
“如果非要拍,也能拍,就和他给我看的之前找人拍的一样。找角度,修图,拉色彩。但是那样没意义。”
“他工作室的问题不是拍照能解决的,风光摄影只需要遵循自然,商业摄影就需要考虑需求。他工作室的需求是活下去。所以比起我,你说那些东西的作用可能会更大。”
樊青看着栾也,栾也笑了一下:“好好努力吧少年。”
“目前做出来的东西倒是没问题,我给好几个认识的人看过,都说特别好,游客肯定能喜欢。”
李弘阔看起来状态好了不少,说话声音都精神了点。
“就是之前提的那个纸灯扇子和伞,我和杨姐都不会做骨架,试了几次都不太成功。”
樊青想了想:“能不能给别人做,工作室只负责最后裱纸这一道工序。”
“想是想过。”李弘阔又开始挠头,“但哪儿能只做前面的半成品,网上买吗?”
栾也慢慢喝着茶听他们讨论,目光停在樊青身上。
对方认真考虑事情的样子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成熟,不像是十八九岁。
片刻后,樊青开口。“镇上有个做竹编的店,开了二三十年了,卖竹篮竹筐,簸箕之类的。应该也会做灯和扇骨。”
“可以问一问。”
李弘阔反应了一会儿:“你说卖簸箕竹篓那家啊,是挺久了,我镇上读中学的时候就在了。但是——能行吗?”
“他家卖的都是农村干活用的东西。”
“先去问问。”樊青语气笃定,“不行再说。”
栾也笑了一下,点点头:“那就去先问问。”
李弘阔立刻站起来:“那我们现在去?”
“你们俩去吧。”栾也说,“我就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