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新纳兰小说>樊青山简介 > 第46章(第1页)

第46章(第1页)

“伞和扇子镇上那家人都能做,那个师傅快七十了,做了五十年竹编,现在和他女儿一起开店。”樊青把酸奶戳开,递给栾也。

“我们和他一说他就懂了,花一下午给我们做了几个样品。我挑了几个觉得可以的,就让李弘阔先带回去试试。明天去看效果,你要是想看的话……”

“你觉得可以那就是可以。”栾也说,“都按照你的想法来。”

这话本来听起来应该是开心的,但此刻樊青情绪有些复杂:“我以前没搞过这些,到时候做出来拍不出效果怎么办?”

小荞饼里包着豆沙馅,虽然不是热的,但还是挺香。栾也把嘴里的咽下去,又就了口酸奶。

“首先,我都干了这么多年了。”栾也说,“其实只要不是特别惨不忍睹,都能拍出来,顶多是九十分和七十分的区别。”

“场景不行看构图,构图不行就打光,光线不行靠后期,还不行就说自己拍的是艺术,立于不败之地。”栾也说完,自己也笑了。

“这么牛啊?”樊青笑着说。

栾也接着说:“其次,还相信你。”

樊青立刻抬眼看他。

“从做向导,到这次提意见,沟通竹编师父。你有自己的想法,也从来就不是因为觉得做不好就会退缩或者敷衍了事的人。”栾也说。

“这些就足够了,至于经验,是里面最不重要的——不止这件事,以后不管在哪,你遇见的每一件事也是一样。”

“按照你的想法来弄,然后再交给我。”

一直等到栾也又吃完一个小荞饼,樊青终于点点头。

“……知道了。”

“竹编这儿是你沟通的吧?”栾也问。

樊青应了一声,栾也接着道:“那就还是你来沟通。先做纸灯和伞,其他的放放。”

樊青愣了一下才点头:“嗯。”

接下来一连几天樊青都很忙,比以前带人进山还要忙点,在造纸坊和雪湖村来回跑,有时候还要去趟老镇,改进灯和伞的制作。等来栾也这儿一般都有点晚了,一般都是和栾也聊一聊进度和场景的构想。

等栾也再到不急工作室的时候,樊青和李弘阔已经把当时讨论的东西做出了第一批,数量还不少。

院子里已经挂满了大小不一的各种纸质灯,上面留着花和叶的脉络,里面装着蜡烛似的小灯笼,天暗投影非常漂亮。门口那条小巷也一路悬空挂满了纸伞纸灯。院内和小巷的墙上用相框挂着纸,上面是李弘阔他们画出来的,彩色的当地神佛。一排看过去很能吸引目光。

樊青和栾也到的时候,已经看到游客在巷子里拍照打卡。

准备拍摄的一整个造纸流程都准备好了,东西收拾得很利索,既符合上镜要求,又不会太过刻意失去了质朴感。

李弘阔站在门口,穿了一套民族服装,干净但不是崭新的,特别神采奕奕。

“都是按照樊老师说的弄的。”他估计以为樊青的意思就是栾也的意思,“栾老师你看看怎么样?”

栾也转头看了一眼樊青,笑了。

“特别好。”他说,“跟我想要的差不多。”

樊青也笑了一下,没说话。

“人流量多了点,也有人进来买东西,问得最多的是灯和墙上的画。”李弘阔语气兴奋。“卖出去了一些,剩下的没敢卖,怕栾老师拍照要用。”

“……不至于。”栾也被逗笑了,“做生意重要还是拍照重要?”

李弘阔不假思索:“那肯定是你拍照重要。”

“……真行。”

栾也还没来得及说别的,刚才打卡的游客已经一路逛着走进来,其中一个问:“门口那个灯卖吗,多少钱?”

李弘阔看了一眼栾也,刚想开口,栾也立刻截断:“卖。”

樊青接话道:“一百五。”

对方犹豫了一下,估计觉得有点贵。

“我们都是手工制作的,一一盏灯一套流程下来半个多月。”栾也指了指里面的各种设施,“保证你的是独一无二的。”

“你要是买的话,可以帮你写一句当地文字的祝福语。”樊青接着说,“很有纪念意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