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新纳兰小说>樊青山简介 > 第43章(第1页)

第43章(第1页)

虽然决定了要去看看,但直到第二天晚上,栾也才让樊青联系李弘阔,让对方把工作室的地址发过来。

第三天午后,樊青和栾也出发去往对方的工作室。

李弘阔的工作室不在雪湖村,也不在之前去过的镇里,而是在距离雪湖村有些距离的一个小古镇。古镇还算小有名气,不比知名的古城有太过成熟的商业体系,又比雪湖村客流人流更多一些。沿街而过的溪水很清澈,茂盛的水草顺水飘动,一路弯弯绕绕通向不同的街巷。

两人开着导航走进去,李弘阔工作室所在的巷子在一条无比僻静的巷子最深处。可能是怕太偏僻他们找不到,李弘阔早早就在巷子口等着了。看到栾也和樊青,万分热情的先上来握手。

“栾老师,樊老师,辛苦了。”

方向是先冲着栾也去的,樊青余光瞟到栾也没有伸手的意思,先一步截断李弘阔,抬手握住对方晃了晃。

“不辛苦。”樊青手没放开,问:“工作室在里面?”

“对对对。”李弘阔看向栾也,见两个人都空着手,有点愣住了。

栾也说看,好像真的就只是打算看看,连相机都没带。

“虽然来了,但我不一定能拍。”栾也语气平淡。“先看看再说。”

“行,看看也行!”李弘阔立刻调整好了表情,往里做了个请的手势,“就在里面。”

见李弘阔准备带路,没有要握手的意思了,樊青松开手。两人跟在对方身后往里走,巷子很短,最里面那间院子门口挂着招牌,率先映入眼帘的是硕大但质朴的两个大字——

不急。

底下一行小字:非遗文化造纸工作室。

樊青乐了,转头去看栾也。栾也失笑:“你工作室的名字叫不急啊。”

李弘阔有点羞涩,转头呵呵一笑:“自我鞭策。”

所谓工作室其实就是租了一个当地小院落,里面两间平房加一个院子。造纸的程序全在院子里,有序放着各种原材料和工具,李弘阔絮絮叨叨,依次给他们介绍过去。

“这是荛花皮,是造纸的原材料,剥下来先得在竹筛里晒干,清理完杂质。再去浸泡,浸泡三五天,然后放在锅里蒸煮。等煮好了——”

李弘阔指了指院中巨大的木臼:“放到这里面舂料捣浆,有时候得舂三四遍,全都捣碎成浆状,看不出来树皮了,再放到这儿。”

他脚步转向院子里的石槽,和旁边的纸案。

“在水里慢慢抄出纸帘,一张一张揭下来贴到木板上晒。等晒干了,再用架子夹起来晾几天,完全定型以后,裁边,用麻线和针装订起来。”

除了各种工具,院子里还拉了几条晾衣绳似的线,上面用夹子夹着大大小小的纸张,错落着迎风飘扬。

栾也伸手摩挲了两下,微微粗糙的手感,纸张很厚实,还能隐约看见纤维的痕迹。

“装订出来的本子就放在屋里卖。”

李弘阔带着他们进去看了一眼,两间里屋靠墙放着几排柜子,上面的本子整整齐齐。一个穿着民族服装的女人正在给本子掸灰尘,见他们进来,有些羞涩地露出一个微笑,赶紧出去了,看起来有点不好意思见外人。

“工作室的杨大姐,也会造纸。”李弘阔介绍,“平时就是我们俩在打理工作室。”

栾也低头去看底下标着价格,从八九十到一两百,不算便宜。

“有人买吗?”樊青问。

李弘阔苦笑:“别说买了,这星期进来看的只有你们俩。”

参观了一圈,几人在院子里的茶桌前坐下。

茶桌是圆形的,三个人围坐着,栾也坐在樊青斜对面。此时他正在低头喝茶,神色平静,不知道在想什么。

李弘阔问:“栾老师,你觉得我这里怎么样?”

“你说经营还是拍照?”栾也问。

李弘阔一愣:“就……要不你都说说?”

栾也放下杯子:“都一般。”

樊青立刻扫了他一眼——虽然确实一般,但你这也太平铺直述了。

幸好栾也直接,李弘阔比他还愣,一点也没生气,虚心求教道:“栾老师,你说。”

“东西和场景都太单一了,拍摄没有突出的主体。造纸的流程挺有意思的,但单独一张一张拍制作过程,人物、背景、光影、道具,都得重新设置。否则构图太零碎,往网上一发刷过去就忘了,很难给人留下印象。”

樊青看着栾也,还是第一次听见对方在自己的专业上讲这么多东西。

李弘阔挠挠头:“那拍点制品呢?”

“如果拍制品就更少了。”栾也继续道。“屋子里光线不好,加上只有本子、信纸几种东西,主体太少,没有新意。别说故事感,光影和氛围的塑造就很难。”

栾也语气很淡,专注对话,目光没有分给樊青。但樊青看着他,有点移不开眼睛。

在自己的专业上侃侃而谈的栾也,和平日里懒得说话的栾也在樊青眼中都很迷人。

是不一样的迷人。

这么冷淡而理性的栾也,好像让樊青看到了自己之前没有见过的,对方在异国他乡工作时的样子,也让樊青在这一瞬间意识到,对方确实是历经千帆的,比自己大九岁的成年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