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去见山,烧烤和酒气被隔离在酒吧里。虽然是夏天,但这时候接近12点了。刚出门的时候还挺清醒的,现在夜风一吹,酒意四散,栾也开始觉得有点难受了。
“送你回去吗。”旁边的樊青开口。
栾也停了一步,看向他:“怎么还抢我话?”
“……我没醉。”樊青看着他。“真的。”
“那就都别回了。”栾也笑了一下,不和他纠结。
“随便走走,吹吹风。”
樊青不说话了,两人顺着道路,慢慢往前走。
这个时候路上已经没有人了。村里的路灯很稀疏,光线暗淡。只能隐约照出前方道路的,以及路边建筑模糊的影子。
走出去大概五六分钟,栾也指了指旁边。
“那是戏台吧?”
樊青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
“嗯,村里的古戏台。”
“平时有人表演吗?”
“过年过节的时候可能会有。”樊青说,“平时都是空着。”
可能因为喝了酒,他说话之前都会稍微反应几秒。语速有些慢,不像平时那么干脆利落,听起来回答得很认真。
栾也觉得他这样有点可爱,笑了笑才接着问:“能上去坐坐吗?”
“……能。”喝多了的樊青也很听话,带着他转个弯,往戏台方向走。
“底下有个小门,是楼梯。”
古戏台就是这里很常见的样式。不大,底下两道小门,推开就是楼梯,以前供演员进出,现在供游客上去打卡。二层才是戏台,离地面有两三米的距离。左右小门分别写着将入相出,墙面和拱梁都画了些花花绿绿的壁画。
虽然已经没人唱戏了,但当地似乎觉得这也勉强算是一个小景点。在戏台左边柱子上挂了一个十几瓦的小灯泡照明。
栾也借着这么点聊胜于无的光线勉强观赏了一圈,光线太暗,其实也没怎么看清。最后他坐在了戏台边缘。
樊青在他旁边坐下。
底下空空荡荡的,两人脚悬空着,抬头看着远方。
远处山野间已经升起了月亮。孤孤零零的。挂在天空。光线很暗淡,照不清山上的树林,只能看得出重重的山影。
栾也看着远山,樊青微微侧过头,去看栾也。
他没有醉,但确实有点晕。人生第一次喝了那么多酒——虽然是红酒,被夜风一吹,脑袋还是有些沉。
但思维还是不受控制的挺发散。
夜色里,栾也的侧脸轮廓分明。这两天对方拍照的时候自己看得最多的也是对方的侧脸。一般都在相机前,稍微低着头,看起来专注又认真。
“相机呢?”栾也突然问。
樊青反应慢了半拍才回神。
背相机的包被他坐下时放在了身后,他拎过包,把相机取出来递给栾也。
打开相机,还剩最后一格电。栾也调好焦距,对向远处。对面白墙灰瓦,一支白色的花叶从墙内探出头,正好盛放在路灯下。
栾也按下快门,拍好又返回去看了一眼,有些不满意地皱了皱眉。
“不行吗?”樊青看着他的动作。
“拍景不行。”栾也又拍了一张。“和我之前那台差别很大。”
“这是专门拍人的。”樊青说。
“对。”栾也低头看了眼相机,把刚才那两张图删掉。
“很久没用过了。”
很久,那就是之前用过。
酒意总是会激发好奇心。樊青有点想问栾也为什么不喜欢拍人,又有点想问对方为什么这次愿意拍。但总觉但最后一丝理智告诉他,这两个问题听起来都有点冒犯。
于是他顿了顿,转而问:“你之前……拍过人像吗?”
“刚开始学摄影的时候什么都拍,最先开始拍的就是人像。”
栾也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笑了笑。
“有一段时间很喜欢,拍了很多。”
樊青望着他:“我还以为你一开始就学的风光摄影。”
栾也扫他一眼:“你以为高考报志愿呢?”
樊青被他这么一说,也觉得自己好像有点傻。
“刚开始那几年人像拍得比风光还多,老人、小孩、男人、女人。”
栾也把相机放到一边,双手往后撑在地面上,目光远眺,看路灯下的花。
可能是喝了酒的原因,他的话比平常稍微多一些。对于过去一些不想或者不愿意和别人提的事儿,也轻易说出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