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庙要摆集会,届时还有许多热闹,有唱戏的、耍杂技的,等等,城里外村的百姓都会蜂拥而至,售卖诸种特产。
丁小粥摩拳擦掌。
正是他大赚特赚的好日子!
他打起精神,做了足足四桶豆花,是平时的两倍。
早早地过去占摊位,桌椅刚摆好就坐满。午牌就卖个精光。
于是,还得空去玩。
把小板车和钱都往家里一放。
丁小粥与阿焕浑身轻松。
本来可容两辆大车的官道两盘摆满小摊,咚咚喤喤,放眼望去人挤人,吵嚷得人耳朵疼。
为维序治安,每隔一段路,都有官服的差役把守。
丁小粥探头探脑:“洪大哥应该在。”
被拉住手。
阿焕:“又找你的洪大哥。”
丁小粥:“问个好呀。你别抓我的手。”
阿焕:“人这么多,不要被冲散。”
说得有道理哎。
丁小粥一愣一愣地想。
可还是有哪不对劲。
不待他想明白。
阿焕已牵着他继续往前走了。
丁小粥是乡下小孩,以前,只去村子附近赶大集过。
来到锦官城后,都在客栈作工,从来没空出门。
这还是他第一次参加这样盛大的节日。
他高兴极了,东张西望,看什么都新鲜。
一忽儿看蛐蛐儿,一忽儿看打铁花,一忽儿看耍皮球。
雀跃的小脸闷红,鼻尖额头渗出晶莹的汗珠。
阿焕问他:“知道中元节的由来吗?”
丁小粥:“不知道。”
阿焕又开始给他讲,耐心习惯:“有个叫目连——也称目犍连——的人,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以神通第一著称。他得道成佛后,想念母亲,于是用天眼通观察母亲的去向,却发现母亲死后堕入饿鬼道,受尽饥饿折磨。
“目连心痛不已,便用神力送饭给母亲,但饭食一入口就化作火炭,根本无法吃进肚子里。目连只好向佛陀求助。
“佛陀说:你的母亲罪业深重,单靠个人不行,必须依靠众僧的力量。他建议在农历七月十五这日,准备百味美食,供养十方僧众,以积累功德,让目连的母亲得以救赎。”②
丁小粥听得入神,紧张地问:“救成功了吗?”
阿焕笑道:“自然是成功了。”
“她究竟做了什么坏事?”
“似乎,是假行布施,暗中侵吞,还诓骗僧侣,不敬佛法。”
“那很坏了。”
阿焕跟他咬耳朵,蔑嘴说:“其实我不信,我觉得这是佛家人编出来吓唬人的。哼,为了让信众乖乖给钱罢了。那些个僧人揽起钱来……唔。”
丁小粥吓了一跳,连忙捂住他的嘴,“不要乱说话!”
他拉阿焕去庙里烧香,排到一支队伍里。
阿焕问:“这是在干什么?”
丁小粥说:“摩一摩死无常的脊梁,可以去晦气。你今年倒霉,快快,多摩两下。”
阿焕不以为然。
因他指示,所以照做,但没几分虔诚。
丁小粥觑了阿焕一眼。
他发现了。
阿焕这家伙很是不敬鬼神。
不知哪来这样高心气。
庙外,老道士摆卦算命。
是个干巴老头,白发稀疏,浑欲不胜簪的样子,看着不甚靠谱。
丁小粥让给阿焕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