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大将军以为,刘玄德如何?”
&esp;&esp;吕布想了想,道,“耳大手长,生有异相。但性情庸碌,乏善可陈。”
&esp;&esp;张祯:所以你给人起外号大耳贼?
&esp;&esp;吕布接着道,“倒是他的两个义兄弟有些意思,尤其关云长,青龙偃月刀使得不错。”
&esp;&esp;张辽插话,“云长义士矣!”
&esp;&esp;吕布又起了爱才之心,“我欲征召关云长,如何?”
&esp;&esp;张辽:“云长跟定刘玄德,刘玄德不来,他肯定不来。”
&esp;&esp;吕布遗憾道,“那便算了。”
&esp;&esp;他可不想征召刘备。
&esp;&esp;耳朵那么大,手臂那么长,看着好生奇怪。
&esp;&esp;张祯不劝。
&esp;&esp;此时刘备只怕将吕布当成又一个董卓,哪会自投罗网?征召也是白费力气。
&esp;&esp;陈宫也不劝,他始终认为,刘备没什么威胁。
&esp;&esp;——
&esp;&esp;这一日非常重要。
&esp;&esp;既确定了大将军府的发展方针,又组建了吕布的基本班底。
&esp;&esp;此前,大将军府武德充沛,文却只有张祯一个,高顺半个。
&esp;&esp;贾诩和陈宫的加入,补上了欠缺的这一块。
&esp;&esp;两人又各有所长。
&esp;&esp;贾诩老练圆滑,善于跟人打交道,王允、士孙瑞、杨瓒等朝臣便交由他应付。
&esp;&esp;陈宫善于统筹规划、协调管理,负责大将军府整体运行。
&esp;&esp;由此,高顺得以专心军务,日夜操练士卒,决意打造一支横扫天下的精兵。
&esp;&esp;这支精兵的名字,叫做陷阵营,乃是精锐中的精锐。
&esp;&esp;张辽也在练兵,郿坞新收的那四万降卒,全都归他管。
&esp;&esp;吕布一时盯高顺,一时盯张辽,有时还亲自演武,每天都很快活。
&esp;&esp;流窜到关中的黑山军,以及各地逃兵、山贼土匪,正好被他们拿来练手。
&esp;&esp;不到月余,关中竟然成了东汉最安全、最太平的地方。
&esp;&esp;王允等公卿激动地宣称,这是天子脚下兴旺之相。
&esp;&esp;吕布嗤笑,“若无本将,看他还兴不兴旺!”
&esp;&esp;其实对于这一点,公卿们也心知肚明,待他更为和气。
&esp;&esp;私下说他不像董卓,像霍光。
&esp;&esp;虽然霍光有废立皇帝、僭越揽权的恶评,且家族结局不好,但因他是霍去病的异母弟,吕布便觉得这是无上的赞誉,沾沾自喜。
&esp;&esp;尝到了广纳贤才的甜头,又招揽了几名谋士。
&esp;&esp;这些人张祯听都没听过,史上无名,却也有真才实干。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