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爷爷说,荀彧是汉室忠臣,这是他的阳谋。
&esp;&esp;高顺迟疑道,“将军虽能见到陛下,却不亲近。”
&esp;&esp;这也在张祯预料当中。
&esp;&esp;董卓怎么可能允许手握重兵的部属与小皇帝亲近?
&esp;&esp;他就不怕第二个董卓出现?
&esp;&esp;“但我相信将军能得陛下信重!”
&esp;&esp;张祯看向吕布,目光中有着不加掩饰的崇拜和信赖。
&esp;&esp;吕布被她看得心中一热,面不改色地说了句假话,“陛下对我,确实信重有加。”
&esp;&esp;其实小皇帝怕他怕得要命。
&esp;&esp;某次董卓派他送小皇帝回宫,小皇帝吓得面如土色。
&esp;&esp;张祯像是听不出他在撒谎,笑道,“想来也如此。请将军于无人时陈情陛下,索要诏书。”
&esp;&esp;吕布:“陛下虽信我,却极为胆小,未必肯下诏。”
&esp;&esp;张祯笑道:“将军赤胆忠心,与陛下细说分明,他没有理由不下诏。”
&esp;&esp;她是可以教吕布说服刘协的话术,但如果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也没资格当她的工具人,她会趁早另找一个。
&esp;&esp;何况,刘协胆小吗?
&esp;&esp;不,一点儿也不。
&esp;&esp;他要真的胆小,能下衣带诏?能与那么多权臣周旋多年?
&esp;&esp;吕布认同道,“此言甚是。”
&esp;&esp;小道姑说得对,他赤胆忠心,小皇帝理应信他。
&esp;&esp;若是不信,就是小皇帝的错,他会监督其改正。
&esp;&esp;张祯:“贫道等候将军好消息!”
&esp;&esp;有了小皇帝的诏书,不但能跟小皇帝形成事实上的结盟,还能免除“以子弑父”的恶名。
&esp;&esp;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esp;&esp;在华夏封建伦理观中,君臣关系大于父子关系。
&esp;&esp;换句话说,刺杀董卓是皇帝的命令,吕布奉令行事,没有道德上的瑕疵,属于忠君体国,大义灭亲。
&esp;&esp;张飞再想骂他“三姓家奴”,就得先掂量掂量。
&esp;&esp;吕布哈哈大笑,又开始给她斟酒,“诛杀董卓之后,又当如何?”
&esp;&esp;张祯一挥手,“统领文武,肃清朝纲,安定天下!”
&esp;&esp;吕布飘飘然,“好!”
&esp;&esp;张祯:“但将军不可当董卓,要当名留青史的忠臣!”
&esp;&esp;吕布:“哈哈,某不愿当董卓,只愿当霍去病!”
&esp;&esp;张祯怔了怔,随后笑容更为灿烂,“霍去病?好志向!”
&esp;&esp;没想到啊,吕布的偶像竟然是霍去病。
&esp;&esp;跟她一样。
&esp;&esp;两人说得热火朝天,高顺和张辽面面相觑。
&esp;&esp;他们虽然人在现场,却感觉自己错过很多。
&esp;&esp;诛杀董卓,这是何等艰难、何等凶险的事情!若是失败,死的不只是自己,还有全族。
&esp;&esp;将军和张祯怎说得这般轻松?
&esp;&esp;就像大功已经告成似的,自说自话的开始筹划未来!
&esp;&esp;还真是一个敢说,一个敢信。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