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董卓所建立的旧秩序已经崩塌,新的秩序还没有建立起来,正是混乱之际。
&esp;&esp;她正好趁此混乱,扬名立万。
&esp;&esp;“将军,事急从权,再不进宫,陛下就被他们笼络了!将军提着脑袋忙一场,却是为他人白做嫁衣裳!”
&esp;&esp;正如真实的历史。
&esp;&esp;而这也正是吕布所担忧的,当下不再多想,带着张祯疾步入宫。
&esp;&esp;他是铲除董卓的大功臣,按理应该得到最大的利益。
&esp;&esp;然而文官无耻,他又拙于言辞,不知不觉就会上当。
&esp;&esp;况且有些话他自己不好说,须得旁人来说。
&esp;&esp;张神悦素有辩才,又一心向着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esp;&esp;沿途所遇禁军,看到个小道姑跟着他,都有些好奇,但依附他的不会多问,不依附他的不敢多问。
&esp;&esp;于是张祯就这样顺顺利利地到了御书房。
&esp;&esp;贫道浮云,参见陛下
&esp;&esp;小皇帝刘协如在梦中。
&esp;&esp;今日太阳照常是从东方升起,却有人来报董卓死了!
&esp;&esp;吕布刺死的!
&esp;&esp;他还没回过神来,宫中就发生动乱,两群禁军交战,落败逃窜的那一群,似是董卓的人手。
&esp;&esp;几名侍中护着他躲在御书房。
&esp;&esp;躲了大约一个时辰,王允、杨瓒、士孙瑞及一干文官求见。
&esp;&esp;先是向他报喜,君臣同庆董贼得诛。
&esp;&esp;然后,大家话里话外都在称赞王允,说吕布会反水杀董卓,皆是王司徒之功。
&esp;&esp;但刘协心中狐疑。
&esp;&esp;他记得吕布来找他要诏书时,可没提过王允半句。
&esp;&esp;接下来,就有人提出,王司徒应当“录尚书事,总朝政。”
&esp;&esp;刘协心中暗暗叫苦,不敢应承。
&esp;&esp;一来,董卓刚除,他不想头上再多座大山。
&esp;&esp;二来,这事儿吕布同意么?
&esp;&esp;他早就明白一个道理,说话要想管用,光有身份不行,还得有兵有将。
&esp;&esp;他名义上有,实际上没有。
&esp;&esp;王允也没有,但吕布有。
&esp;&esp;便顾左右而言他,“诸卿今日多受惊吓,且回去好生歇息,朝事从长计议!”
&esp;&esp;士孙瑞就说,“为君分忧,乃臣等本分事,何惜此身?”
&esp;&esp;又有一人道,“当此乱局,唯王司徒能安之!”
&esp;&esp;刘协脸色逐渐僵硬。
&esp;&esp;这是在逼他下旨!
&esp;&esp;正不知如何应对,忽闻都亭侯吕布求见,连忙宣进来。
&esp;&esp;吕布行礼,他亲自搀扶,一脸的感激和嘉许。
&esp;&esp;“奉先!”
&esp;&esp;吕布:“托陛下鸿福,臣幸不辱命!”
&esp;&esp;刘协拉着他笑道,“那日你来求诏书,说要铲除董贼,朕心甚慰。虽知你忠义,也担忧你受董贼所害。不想将军神勇非凡,一举除贼!此乃汉室之幸,天下之幸啊!”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