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气得后槽牙都能咬碎,恶狠狠瞪了李乾一眼后,愤怒一甩衣袖,径直转身离去。
一旁亲卫也被今日李乾的举动吓得半响才回过神,在旁小声提醒道:“殿下,魏王这怕是要去陛下那了……”
“今日之事是不是有些太过了……”
李乾不以为意,嘴角扬起了一个弧度。
“过?哪里过了?”
“本宫早就想扇他了。”
“他要告状?那不正好?”
“本宫正想看看,父皇会如何处理。”
熟知历史的李乾心里明白,其实只要李承乾自身不跨过造反的那条红线,李世民其实是不忍废黜他太子职位的,最起码眼下绝不会如此。
李泰要告状就让他去告,李乾正好也有很多话,想当面问问李世民。
“扶本宫去书房。”
“是!”
来到书房后,李乾禀退下人,开始拿起笔,在纸上默默开始规划起自己的道路来。
纵使李世民眼前并不会直接废掉自己的太子之位,但这并不代表以后就不会。
随着李世民对自己越来越不满,越来越失望,再加上其他几个兄弟的陷害和诟病,引起蝴蝶效应,提前让历史事件发生那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夺嫡之争,稍有不慎那就会丧命!
李乾自然要重视。
想要考虑这些,那就要先明白谁是自己的敌人。
魏王李泰就不用说了,今天已经撕破了脸,接下来要面临的争斗定是不死不休。
皇子之中,除了李泰之外,吴王李恪,齐王李祐也都算是潜在的敌人,他们的门客和亲信也都需要提防。
李恪是李世民的庶三子,也是隋炀帝的外孙,才干出众,文武双全。
他前期一直都有夺嫡之心,李世民甚至也考虑过立李恪为储君,后因长孙无忌等一干老臣反对才作罢。
但这并没有让李恪死心,他仍觊觎着皇位不放,意图重现玄武门一幕,最后受房遗爱一案牵连被杀。
李祐就更不用说了,这货是直接联合自己舅舅谋反被刺死,已经不是夺嫡,而是叛乱了。
除了以上三人和他们各自门客亲信外,其他的,李乾暂时不考虑在内。
最起码近一年内,不需要太过担忧什么。
捋清楚这些敌人后,李乾开始考虑其他事情来。
重塑威信,重获恩宠,李乾自然会做,但这些可不是靠讨好李世民就能获得的。
他现在在李世民心中的固有印象已然形成,卑微讨好,俯首听命只会让李世民更加看不上自己。
所以李乾只能反其道而行之。
这还不够!
保底手段也必不可少,必要时候,李乾还需瞬间能拿出来扭转乾坤的实力来。
有实力、有权,才会被人重视,要不然不论何时都是待宰羔羊。
哪怕日后就算是李世民翻脸,那李乾也应随时有再现玄武门之变的实力!
这才真正称得上是自保手段。
要在李世民眼皮底下,合理的培养出一支劲卒来,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府兵,死士,刺客这些,完全不用考虑,培养他们看家护身还行,一旦到了紧要关头,压根发挥不了多大作用,还非常容易暴露意图。
李乾需要的是一支军队,一支能只听命与自己的军队!
获得武将支持,在天可汗眼皮底下合理培养是一码事,钱粮更是一码事。
没钱没粮,再好的想法也都是空谈。
提防敌人,反守为攻,重获威信的同时,如何搞钱,才是摆在眼前的第一要务。
正当李乾构思如何赚钱时,一众太监来到了东宫内殿。
“太子殿下,陛下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