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北城门大开敞亮,却不见往日的人来客往、货流繁忙。
城门两边阵列百来位士兵,戎装抖擞,一脸正气。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军队乐师一路吹奏,唱响胜利的凯歌。
在城门口迎接的官兵和重臣闻声而动,举起长枪,严阵以待。
郭大将军的高头大马率先进城,他脸上没有凯旋的喜悦,浑身紧绷,不怒自威的眉目任谁看一眼都吓得两股打颤。
迎接的大臣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郭大将军脸色为何如此难看?
等他们看到后面缓缓入城门的棺材,人都懵了。
谁死了?居然用这么名贵的棺木运进城。
皇上之前收到郭大将军来信,信上没说哪位人物卫国战殁。
郭将军脸色不善,什么都不愿多说。
副将出来打圆场,缓和气氛,给迎接大臣解释前因后果:
“我们班师回朝的途中,被一群黑衣人偷袭。
郭大公子为保护大将军,心脏挨了一剑,不治而亡。”
老子死了儿子,谁的心情能好?
皇上已经在太庙候着,郭大将军马不停蹄领军过去,少数士兵运着棺木回郭府。
虽是胜利的场面,瞧着却有几分凄凉。
见到皇上后,郭大将军压抑着心中的苦痛,体面完成了仪式,向皇家先祖告奠献捷,感谢先祖庇佑。
皇上漠不经心说着敷衍的话:
“爱卿辛苦了,为国鞠躬尽瘁,有你乃大穼之福气。有赏,重重有赏。”
郭大将军泪水忍在眼眶里打转,洪声悲痛:“我儿郭嘉礼在归来途中受贼人所害,重伤身亡。”
多的话他已是一句讲不出来,泣不成声。
身为人父,眼睁睁看着儿子死在眼前却无能为力,这个峥嵘一生的铁骨男人感受到的是钻心的绝望和悲痛。
他祈求皇上能给他儿一个公道,给郭家一个公道,不要让他儿枉死。
听到郭嘉礼死了,皇上先是一愣,脸色旋即恢复如常,
“爱卿节哀顺变,您的好儿子戎马一生、为国捐躯,朕定追封他为一品护国大将军,举国之重礼厚葬。”
郭大将军眼里闪过一丝不悦的神色,皇上不问来龙去脉,对他儿子的死无动于衷,只给些虚妄的名头。
但君是君,臣是臣,臣子不能以下犯上去要求皇上对他儿子的死感同身受。
君王九五至尊、胸怀天下,怎能把一个小小的将军放在心上。
郭大将军磕头跪恩,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万岁。
头磕地的那一瞬,更多的泪水流过他脸上沧桑的沟壑。
他可怜的儿,就这样盖棺定论,在皇上心里掀不起一点涟漪。
郭大将军回到家中,前厅灵堂赫然摆了两副棺材,他疼爱的小女儿也没了。
接连失子的老将军扛不住打击,当场昏了过去。
家眷、仆人吓得脸色大变,蜂拥而上给他掐人中、针灸,大喊着请御医。
郭家灵堂乱作一团。
等郭大将军缓过劲来,眼皮沉重地掀开,他讲的第一句话是:“扶我到灵堂去。”
他讲话向来说一不二,就算他此时身体虚弱,他的几位夫人不敢忤逆,小心翼翼扶他过去。
一群人还没挪到灵堂口,便听见翁叡祺悲痛欲绝的哭声,以头抢地,势要撞死自己,好到地下陪他的未婚妻。